赵三立简洁地描述了破获重大刑事案件的过程,他的眼神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似乎很陶醉抽丝剥茧的过程,并且甘之如饴。
最后他以一句话结束发言:“大人,过去一年我们提举司成功破获45起重大刑事案件,为临安的百姓消除了众多祸害。”
“老赵,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头果然独具慧眼,我们心服口服。”众人齐声称赞道。
宋小鱼也颔首,眼神中透露出赞赏。同时让支度官发下上个年度的绩效奖金,足足五十两,虽然和以前的灰色收入比并不多,但却是一份肯定,比什么都重要。
“谢大人。”
赵三立激动地坐下,内心充满了自豪感。这一切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大人和老兄弟们的认可,是最有意义的。
“下一个,刘铁柱。”
原安阳特事府班头刘铁柱,因为梅三娘的事件入了宋小鱼的眼,在他当人临安知县时,就将他调来,在曾诚麾下做了老本行,收入待遇各方面也提了一个等级,近期计划举家搬迁到临安定居。
刘捕头听到吴客松喊自己,也备受鼓舞,起身做自己的述职报告,没有技巧性,只是详细汇报了自己的工作,比如什么时辰去开门,如何提升安检措施,如何提升百姓的便利性等等。
说罢,也同样得到了宋小鱼的肯定,获得了一份不错的年薪,他可没有赵三立他们那么土豪,五十两对他而言相当于一年的收入了,对于这个工作,倍加珍惜。
至于老伙计苏肃,曲策等人,宋小鱼安排他们在李铁山麾下各自承担一个要职,任务特殊,并未前来。
小院内,每个下属都做了详细的述职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和经验教训,他们都很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否则哪里来如今安逸的生活?
在场之人,要么收入增加,要么职务提升,基本上都对自己目前的近况感到满意,越发的坚定追随宋小鱼的决心。
宋小鱼泡着茶,不时地点点头,认真聆听着每一个下属的汇报。他的眼神里流露出对下属们的赞赏和鼓励。
在述职过程中,下属们的眼神与宋小鱼交汇时都带着几分敬意和感激。
让新加入的刘铁柱百味杂陈,他心里明白,宋小鱼的领导让他们有了如今的成就和地位,心中暗自感慨:“有这样一个大人,何愁没有前途!”
会后,宋小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过去的一年,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只是个开始。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为临安的百姓创造一个更加安宁的生活环境。我们要强化团队建设,提升业务水平,让我们的团队成为全国最有战斗力的队伍。”
“我们要以赵三立为榜样,发扬他的敬业精神,将他成功破获重大刑事案件的经验传授给每一个人。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创新,不断提高我们的侦查手段和破案能力。”
“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有的甚至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但我希望大家明白,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临安的百姓,为了我们的家人,为了我们自己的未来。我们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百姓着想,让他们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会后,宋小鱼和赵三立等人进行了单独的交流,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指导。他强调,司法的工作既要注重结果,也要注重过程,要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会议结束,临安的年假随即启动,官员们纷纷踏上归途,府衙内只剩下宋小鱼一人,孤独感油然而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小鱼感慨地吟诵道。
这个时空内,他的亲人基本已经没有了,就是一个孤寂的灵魂,无处可去。
正当他沉浸于自己的思绪中时,一阵敲门声打破了寂静。
“宋老弟,你在吗?”刘大有与谭鸿儒等人带着美酒联袂而来。
宋小鱼见到来人,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你们怎么来了,快请进。”
二人落座后,刘大有推了推谭鸿儒,后者笑道:“宋老弟,你这年假打算怎么过?”
宋小鱼苦笑,老实交代道:“还没来得及规划,你们呢?”
刘大有接过话茬:“我们几个打算去踏青,一起吗?”
谭鸿儒点头附和:“是啊,人多热闹,还能互相照应。一起的还有校达兄,天明老弟等以及几个玩的好的小伙伴。”
宋小鱼犹豫片刻,点头答应:“那好吧,一起。”
宋小鱼很清楚,这次出行的官员基本就是安阳地界的一把手,出游可能只是一个幌子,很可能是要和自己协商什么,作为一个密探,他对自然欣然同意。
在一片翠绿的竹林中,几名官员席地而坐,享受着午后的宁静。
宋小鱼与刘大有、谭鸿儒、侯天明、陈校达等人围坐一起,他们一边品尝着美酒,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