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满是年味的季节,临安城被柔和的春风轻轻拂过,唤醒了冬日的沉寂。
生机勃勃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为这座古城注入了新的活力。
宋小鱼,这位年轻的县令,正站在熙熙攘攘的码头,眼神专注地凝视着一艘艘满载粮食的商船靠岸。
“大人,卑职还是首次见到如此之多的粮食,起码够临安百姓十年用量。”
曾诚语气中难掩激动与震撼之情,滔滔不绝的货船将整个港口都堵塞了。
曾诚的话语仿佛打开了宋小鱼心中的闸门,一股轻松感涌上心头。
“通知沈千山,以及所有官吏来帮忙,工钱翻倍。此外,今晚全体人员在县衙聚餐,本官要好好犒劳大家。”
宋小鱼微微一笑,低声向身边的人下达指令。他的声音轻柔,却充满了力量,犹如春风吹拂过湖面,引起层层涟漪。
消息迅速传开,沈千山带领码头工人与衙役们热火朝天地开始工作。众人脸上洋溢着欢喜,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在那个时代,双倍薪资的诱惑力巨大,而码头的工人们更是对这位年轻的大人充满了敬爱与感激。
与此同时,临安城的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人们纷纷猜测这位年轻的大人是如何筹集到如此大量的粮食,又如何慷慨地翻倍了码头工人的薪资。
这些议论如同春风,吹拂过每一个角落,成为了临安年初的一大热门话题。
这一夜,月光洒在县衙的院落里,映照出了一片宁静与祥和。
县衙内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官员与民夫们围坐在一起,不分彼此,享用着丰盛的晚宴。
两个阶级的人因为同一件事彼此敬酒、交谈、笑声连连,享受着这难得的欢聚时光。
宋小鱼端坐其间,面带微笑,看着众人尽情享受这美好的夜晚,心中满是欣慰与自豪。
宋小鱼端起酒杯,环视着在场的众人,深情地说道:“临安今日的辉煌,离不开大家的辛勤努力与坚定信念。让我们继续携手前行,守护这片繁荣的土地,让百姓安居乐业,敬你们。”
张之为举杯附和道:“大人所言极是。我提议,为了临安的美好未来,大家共同干杯。”
“干!”
他的提议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
这一刻,气氛达到了高潮。
在欢声笑语中,众人纷纷向宋小鱼表达着敬意与感激。憧憬着临安更加辉煌的未来。
而宋小鱼来者不拒,微笑着回应着他们的敬酒。
岁末之际,宋小鱼在紧张而有序的忙碌中度过。
他细心地批阅着重要的公文,将琐碎的事务交给吴客松处理。随后,他写了一封休书,向“万统领”汇报了粮食筹备的进度。
一切政务处理妥当后,宋大人终于迎来了难得的闲暇时光,他静静地享受着庭院里的宁静,感受着岁月的流转。
随着年关的逼近,府衙内院逐渐变得热闹起来。下属们纷纷前来祝贺,并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
宋小鱼起初想要推辞,但转念一想,官场上的礼尚往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若是拒绝了他们的好意,未免显得生分,不利于团队的团结。
于是,宋小鱼决定在府衙内院中举办一场年终述职大会。
在大会上,他要听取了下属们的工作汇报,了解了团队过去一年的成绩和不足。
同时,他也对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制定了明确的目标。
原本静谧的府衙小院,随着下属的聚集,气氛逐渐变得热闹非凡。
塔卫李铁山,做第一个发言的人。
这位身负重任的暗部首领,不仅负责守护宋小鱼的安全,还要搜集各类情报。曾带领七八名部下也已经各自分散,投身于各行各业,收集情报。
“在过去一年里,卑职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的暗卫队,这支队伍完全按照大人的标准严格训练,身手敏捷,且忠诚可靠。我们时刻准备着,为帝国付出一切……”
暗卫队的成员们个个沉默寡言,行事稳重,简直就是李铁山的翻版,是宋小鱼最为信任的部下,今天能说这么多真是难为他了。
就连这个看起来冷清的小院子里,暗卫队的成员们也时刻保持警惕,时刻关注着周围的动静。
“通知下去,所有成员俸禄增加一成。”宋小鱼满意的点头。
“谢大人栽培。”李铁山也是一脸激动,他经历过太多苦日子,很清楚什么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众人无不激动。
吴客松高声喊道:“下一位,曾诚!”
众人闻言立刻起哄,口哨声四起。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曾诚除了是昔日的伙伴,即将拥有另一个身份。
曾诚,曾是郡守府的带刀护卫,官居从九品。
在黑龙台时期,他便是宋小鱼的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