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宽敞的书房之内,宋小鱼与闫洪涛就未来“黑龙阁”的运营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他们的话题涉及到了各个方面,包括货源、人力配置以及市场推广等。
事实上,这些挑战并未造成过大的困扰,因为无论是货源还是人力,他们都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只需要将安阳的部分人力重新调配回来,就可以满足“黑龙阁”的运营需求。
不久前,陛下与闫洪涛联手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宣传,使得阳春白雪这个品牌在上京迅速崭露头角,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紧俏商品。
如今,阳春白雪的需求量巨大,供不应求,市场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宋小鱼与闫洪涛需要讨论的关键问题是利润分配,毕竟陛下已经慷慨地将上京最繁华的酒楼赐给宋小鱼 当门店,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因此,此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重要事情磋商完毕,闫洪涛直截了当地问道:“这次回来,你预计待多久?”
他发现宋小鱼对上京分店的事宜已经有了详细的方案和部署。在他们之间的交流中,宋小鱼展现出了对未来的深思熟虑和明确规划,令他很放心。
换言之,上京的酒水业务,根本就无需特意回来,此行宋小鱼必有其他的安排。
宋小鱼没想到闫洪涛如此敏锐,微微一笑,不痛不痒地说了购粮之事。
闫洪涛也没有多问,而是给他推荐了几个粮商老板,二人聊到深夜才散场。
次日,宋小鱼在闫府度过了一天美好的时光,尽情享受了各种美食的诱惑。他不禁感叹,身为一个二世祖,生活真是美好无比,无忧无虑,每一天都充满了快意。
然而,当他想到那个庞大的订单和临安繁杂的事务,宋小鱼不得不在第三天强行结束这种悠闲的生活,开始着手处理上京的事务。
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作,宋小鱼积极外出拜访了上京的粮商老板。
在闫洪涛的帮助下,他的办事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一方面,聂三娘的粮食订单规模实在太大,单独一个州或一个郡根本无法消化。
另一方面,宋小鱼本身从事酿酒行业,深知战乱时期粮食价格会飙升,因此拥有稳定的粮食供应渠道至关重要。
在这个关键时刻,宋小鱼明白自己必须全力以赴,才能确保订单的顺利完成。
在忙碌了三日之后,宋小鱼取得了部分成果。
之所以说是部分,因为聂三娘的粮食需求实在太过庞大。
尽管他已经尽力,将上京城十大粮商的粮食收购了近五成,但这仅完成了总任务的三成。
剩下的缺口,他在沧州境内采购,即使竭尽全力,也只能填补六成的粮食需求。
面对如此庞大的粮食缺口,宋小鱼深感忧虑。
他意识到,剩下的另一半粮食需求,似乎只能从南晋方面寻求解决办法。想到交期紧迫,宋小鱼便动了回临安的念头。
这次行程,他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方面,他要向北齐传递重要情报;另一方面,他需要购买粮食以及其他相关琐事。
情报北齐已经发出,剩下的酒看他们自己的造化。
粮食也算是取得圆满,就是在商船上遇到的南晋二人组的潜伏任务,还有待挖掘,直觉告诉他,此二人在此敏感点入京一定和北齐的战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宋小鱼只好将事情安排给六扇门的老部下石捕头帮忙盯住二人的动向,很多事情根本就忙不过来。
时光匆匆,宋小鱼再京城已经度过了一周的时间。
在这短短的一周里,他深感家人的热情与关爱。
然,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宋小鱼不得不向闫诗诗等人辞别,准备返岗工作。
闫洪涛夫妇更是亲自将她送到港口,大包小包地给他塞了一大堆礼品,让他心中充满了温暖。
宋小鱼望着眼前的这一切,百味杂陈。他明白,这就是家的感觉。那种无私的关爱和照顾,让他不禁心生感激。
然而,她明白自己不能久留,还有使命在身。
于是,他强忍着心中的悸动,告别了闫家,南下返回临安。
宋小鱼刚刚回来,看到整个临安张灯结彩,年味十足,百姓生活富足,他也由衷的感到高兴,为官一任,最大的成就感便是治下的民众过得富足。
刚刚踏进府衙,还没来得及看堆积的公文,就收到吴客松传来的好消息,南晋那边的传来好消息。
“我二叔表示粮食采购不成问题,如果大人有需要,他愿意为大魏无偿贡献。”
宋小鱼摆摆手,推辞了。
他没有白白占便宜的习惯,心中对吴客松二叔的看法多了几分看中,能在短时间内搞到如此庞大的粮食,不单单有银子就行的,还得有门路。
看吴客松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宋小鱼抬眸道:“吴兄,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