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突然看向我,神情复杂到我看不懂:“当年她去世后,孤并非中意贵妃或阿瀛做继后。”
这我明白,他中意慕清辞做继后,可惜被沈家压下了念头。
“陛下,过去的事便过去了,再想只会徒增伤感。”
他今日对我说了这么多话,太过反常,我需得谨慎提防一些。
他沉默了片刻,才转过头,咳了两声。
我劝他:“陛下身子要紧,不如先回去吧?”
他摆摆手:“孤无碍。”
他又看向远处,静默了很久,我只能乖乖陪着他。
很久后,他才愿意回去。
之后七皇子呈上魏王闵的种种罪行,包括他贪污银两在中州招兵买马暗中训练,私自挪用火器,诬陷赵王与阮戚谋反,诬陷柳妃失贞,更是假传圣旨骗韩子宁出城追击北蛮军,以及,联合前禁军统领,意图谋反。
条条罪行,皆是由魏王心腹亲口供出,甚至还牵涉了沈家一族以及尹家。
恐怕还有很多朝臣也牵涉其中,但他们比较机灵,应当是提前与七皇子通过气,允了他好处来保全自己。
七皇子直接在上朝时将这些罪证禀明陛下,丝毫不给陛下藏着掖着的机会。
据福喜说,陛下当时脸色极其难看。
魏王一败,很多狡猾的大臣立刻倒戈,也纷纷上书弹劾魏王,望陛下下罪魏王。
陛下把恒儿叫去一番商议。
说是商议,不如说是试探。
陛下肯定不想看到恒儿成为第二个魏王。
幸好恒儿聪慧,机智地应对了过去。
大兴宫风平浪静,我也闲着无事,便开始练字。
练字是个修身养性的好法子。
我正写到一半,辰儿莽莽撞撞地跑了进来。
“母妃,儿臣带了几个朋友给您引荐一下!”他直接跳到我桌子旁,一手按在桌角,扶住了自己。
桌子却因这一力道晃了晃,让我的一笔写偏了。
我无奈地看他:“你能不能稳重一些。”
“哦,儿臣知错了。”他快速认完错,把自己带过来的两个人拉了过来给我瞧。
“母妃,他们都是六皇兄的朋友,这次救父皇,立了大功的!”
他向我介绍的是一男一女,年纪都不算大。男子看上去二十多岁的样子,穿着白衣,气质较儒雅些,相貌堂堂。女子似乎也有十七八岁,看着清秀可人,一身绿衫,亭亭玉立。
两人眉宇间有些相像,应当是兄妹。
而且……我看着他二人似乎有些眼熟。
他们向我见礼:“参见贤妃娘娘。”
“快免礼,你们是恒儿的朋友,不必拘束。”我客气道。
他二人对视一眼,皆是一笑。
一旁辰儿已经开始哈哈大笑。
我有些疑惑地看向辰儿,这孩子怎么回事?
辰儿指着他二人说道:“母妃,我就打赌你认不出他们两个,果然我赌赢了!哈哈哈……”
我认出他们?
我又看向眼前二人。
他二人对视一眼,突然朝我跪下。
我一惊,刚想扶他们起来,结果二人开口道:“单琮(单姝),拜过姨母!”
我愣在原地。
“你、你们是……二姐家的孩子?”我惊道。
二人笑着点头。
我只觉身上一麻,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似乎是激动,又像是惊喜,但更多的,好像是伤感。
我连忙扶起他二人:“快起来!”
我看着他们,心里终于明白自己为何觉得他们眼熟。
都是潘家后辈啊!怪不得。
“好孩子们,你们的母亲身子还好吗?”我连忙问。
“姨母放心,母亲一切都好,外祖父家也都好。”单琮回我。
“好,好就够了!”我终是忍不住红了眼眶。
之后单琮告诉我,当初恒儿遇难时,是一位叫做叶千秋的侠客救了他,恰巧叶千秋与我二姐夫是故交,便把恒儿带到单家养伤,恒儿机缘巧合之下知道了单家是我二姐夫家,便道明了自己的身份,单琮单姝都会武,便与恒儿一同回长安了。
他们这大半年招兵买马、征集江湖高手,所有钱财都是二姐夫给的。
我心里感叹,没想到单家与恒儿还有这样的缘分。
我们说完,恒儿正好也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位姑娘。
那姑娘一身劲装,腰间配着一把短刀,看上去也是江湖中人。
她走近后,我发现她相貌倒是很俊美,柳叶眉下是一双漂亮的桃花眼,皮肤白皙,丹唇如血。
“母妃。”恒儿向我见礼,然后将那女子引荐给我,“这是儿臣的一位朋友,名叫云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