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贾元阳很想得到母亲的爱。
倘若他出生时没有在皇太后身边被抚养长大,那么他与母亲之间的隔阂或许就不会那么深。或许,他们之间的情感纽带会更加紧密。
毕竟,从小缺乏母爱的孩子,往往会对母爱有着更为强烈的渴望和依赖。
命运如同一把无形的骰子,被掷向了一个名叫沈斐的女子。
在18岁时就与贾郑成婚 ,毫无准备的沈斐被强行推入了与其性格极其不相符的古板沉闷的皇宫生活。
自她走上了皇后的宝座,快乐的一生都将被改写。
封后大典结束后,帝后本应迎来一段美好的夜晚,然而幸福的预想却遭遇了不期而遇的困扰。
皇太后,朱栗作为一位权威的长者,对这位儿媳的态度似乎并未如预期那般和蔼。相反,她用一系类的苛刻繁文缛节来打压这位新皇后,让她倍感压力。
尽管在公众场合,皇太后表现得十分客气,但在私下里,她对皇后的冷淡和苛责却无处不在。
在皇宫的深处,皇帝的一句轻飘飘的“母亲的意见是为了你好”,像一阵微风,吹过皇后那疲惫的心田。这句话
皇后,这位年轻的皇后,在宫中那僵化的礼仪中挣扎,如同一只困兽,喘不过气来。
沈斐,这个名字在皇家的宫廷中如同一颗明珠,被无数期待和期望的光芒照耀。
她逐渐反抗那些无处不在的皇家,试图解放自己。然而,一切的努力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她的心被困在金色的牢笼中,挣扎着寻找出路。
婚后第一年,皇帝政事繁忙,身为新婚妻子的她却独守空房。
第二年,他们第一个女儿诞生,皇太后认为养育子女不是皇后的职责,擅自带走了她,拒绝让沈斐照看。
沈斐已经无法忍受,孩子的生育养育,作为母亲的她被排除在外。更让她感到心酸的是,由于未能诞下皇子,她在这个皇宫中始终处于皇太后的敌视之下。
沈斐向皇帝求助,得到的答案还是爱莫能助。
她也明白了,即使是自己的丈夫,也只能永远的站在他母亲那边,也永远成为沈斐的敌人。
一个深秋的早晨,一场凄冷的雨,无情的宣告这件事。就在这一天,没有被希望眷顾的生命离开了,而这却源于皇太后的疏忽。
在那个风雨交加的早晨,公主刚刚满两个月大,因慈宁宫门窗乱进来的风,感染上了伤寒。
这时候皇太后旧疾突发,宫人们在慈宁宫内忙的混乱,所有人都忧心忡忡,完全无暇顾及长公主。
此时,皇后见状,立即向皇帝提出去寺庙为太后祈福,这样她就可以多见见自己的女儿。
皇帝在听了皇后的建议后,沉默了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但他还是决定暂且放下朝政,亲自前往寺庙为太后祈福。
二人即刻动身,偌大的阵仗启程前往感恩寺。一路上,皇后十分珍惜她怀中的孩子,生怕下一秒又被夺走。
他们抵达寺庙后,皇帝为太后虔诚地祈福,祈求神明保佑太后身体康复。殊不知,公主在襁褓中奄奄一息。
在回到宫中之后,皇后因太后需静养为由,公主暂且由她养育。
乳娘在给公主喂奶的同时,轻轻地抚摸着额间,滚烫的肌肤,让她感应到公主身体的异常变化。
于是,她立刻派人去请太医,消息一出,皇后在门外来回踱步,紧皱眉头。
太医的到来没有带来任何希望,用药服不入口,最后也是回天乏术。
那一刻,沈斐感到无比的无助和恐惧,把这一切归咎于自己。
正如难以承受的重石压在身上,又狠狠的撞击在心里。在此以后,皇帝每每想到这件事,都只有斥责,皇后只有悲悯。
原本皇太后就很不喜爱这个儿媳,也很不信任她。这件事之后,这种不信任被无限的放大了。
几年间,经历骨肉分离、长女夭折、丈夫冷淡,让稚气的皇后长大。长大的背后有无数的心酸,也表明此时没有为诞下嫡皇子的皇后在宫廷内越来越不受欢迎。
炎炎夏日送清凉,皇后再次怀孕,这个消息让她的内心充满了期待和紧张。不过这已不是爱情的结晶,只是对皇后充满恶意的职责。
随着皇长子贾元阳的诞生,沈斐在宫内的地位大大得到了提高。但这也免不了送到慈宁宫养育。
太后举荐的陈贵妃入宫后,沈斐只任由贵妃和皇帝恩爱,自己倒是清闲的许多。
自从皇后此生最大的敌人——皇太后朱栗驾崩之后,照理说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人再能对她指手画脚,但沈斐并不觉得有什么变化,只不过过去生活在婆婆的精神牢笼里,现在看守人换成了自己。
皇后的一次意外侍寝,成就了一段生命的奇迹。这个孩子是为了沈斐出生的,是唤醒她心中的母爱的。
就这样嫡公主贾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