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望妻石(1 / 3)

转眼又到隆冬,凛冽的北风刮进了齐王府。青绿的树梢渐渐显现萧瑟之意。

虽说气候已经冷了,但秋老虎的晌午依旧晒得人燥热。

快到傍晚,姜氏和温明江,大包小包的来到了齐王府。

俩老后边还派人拖了几辆车,上面箱笼摆放的满满当当,车一到府前,温明江命人爬上爬下的搬箱笼,一抬又一抬的往府里搬。

临街不少百姓看热闹的,围聚过来,有的伸着手指头啧啧直叹。

“这是温小姐的娘家吧,听说温小姐嫁给了齐王第七子,这娘家带这么多东西来,真有派头。”

“可不,娘家都是女儿的靠山,我记得那日温小姐嫁进来,那后头一个箱笼接着箱笼,跟龙似的长,不得了,不得了!”

“呵,温家北部粮仓的名号难道是浑叫的?这些不过小意思。”

“……”

温家二老在众人艳羡和春桃娇杏的搀扶下,缓缓走进齐王府。

温婉身子大了,不宜走动,便在前厅坐着等待父母。

遥遥的,她就见父母走进来,大半年不见他们,父亲耳鬓已然染上了几根银发,母亲的眼角也多了几根细纹。

姜氏一看到女儿,眼眶止不住的湿热。

温明江板着的脸庞,神情也有些松动。

温婉快步向前,从娇杏手里结果姜氏的手腕,热切道:“爹娘路上可辛苦?春桃快倒茶!”

俩老直言不辛苦,目光拘谨的转了一会儿,在女儿的指引下,坐到凳子上。

姜氏瞧着女儿高高隆起的腹部,关心道:“还有几月就生了?”

“五月初有的,”温婉抚摸着腹部,目光柔和,“有七个月了,估摸着过年那会就要生了。”

“名字可有了?”温明江道。

温婉看了父亲一眼,摇了摇头,“初初想了几个字,觉得不妥,一直未定。”

姜氏笑了笑:“名字不急,等孩子出生了,日日相处,突然就会有的。”

温明江面色也柔和了些:“我记得你出生后,比别的孩子皮多了,老是到处爬,磕磕碰碰的,于是就想给你起的婉字,希望你性子温婉些。”

“原来我名字是这么来的。”温婉也笑了。

一家三口叙旧了两个时辰,聊了些半年里的家长里短,这时,静思居该摆晚饭了。

丫头婆子们屏声息气,端着笼屉进进出出,将杯碗盘碟整齐有素的放到桌上。

有旁人在,姜氏和温明江显然不太敢说话。

温婉察觉到了父母的紧张,主动开启话题道:“王府这些菜我都吃腻了,倒想吃娘做的炒豆皮。”

姜氏斜了温明江一眼,忙道,“我说什么来着?你还不让我带豆皮,看看,还好我带了,就知道婉婉爱吃,明早我给你做。”

温明江干咳道:“我什么时候不让你带了,我是觉得多带点值钱的东西给婉婉,你呀你,跟搬家似的,什么都往里面装。”

姜氏哼道:“你懂什么呀,老顽固。”

温明江窘迫的拿筷子夹菜,不敢再跟妻子呛声。

温婉笑道:“看到娘跟爹拌嘴真好,好像回到了家里一样。”

姜氏柳眉一挑道:“婉婉,你爹可烦人了,总是在家跟我对着杠,都不知道心疼我。”

温明江是个实诚人,平日的精力都放在了庄稼上,没功夫去揣测姜氏的小心思。

再者他觉得,男人光嘴上说说有什么用,还是要看实际行动。

姜氏见到女儿,把平日对温明江的一箩筐苦水,全倒了出来。

温婉笑得肚子疼。

直到饭毕,温明江没看到容珩,将心里的疑问丢了出来:“近日他很忙吗?怎么晚饭都不在家吃。”

温婉看了眼窗外已黑的天,道,“年底了,兵营里的事务多,七爷不常回来,别提回来吃晚饭,有时还宿在那边呢。”

姜氏和温明江互相看了一眼。

经过这一下午的相处,姜氏看得出来,女儿面庞丰盈,眼柔如水,倒不像受了欺负似的。

只可惜,女儿嫁的是王宫贵胄,丈夫忙起来,冷落她也是有的。

“男人事业上有志气是好事,”温明江开口为容珩说好话,“你只管替他打理好后宅便可,其余的事,少说多听。”

温婉点头道:“父亲说的是。”

又说了一会子话,温明江先行去洗漱。

姜氏拉着女儿的手,进了内室。

娘俩坐在梳妆台前,说说女人之间的体己话。

话到中途,姜氏突然悄悄的凑近温婉的耳边,轻轻道,“这次给你带的首饰,盒底有隔层,里面给你留了银票和地契,若是容珩对你吃穿不好,你便拿着用。”

温婉心头一热,感动地道:“娘,王府每月给我的俸禄已然足够,这些东西我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