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武侠修真>官场:登天梯> 第8章 基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章 基础(1 / 1)

自从乡政府张晓龙书记提拔到县法院任书记离开阿斯坦乡后,王文杰也就不再是秘书了。他感到一些微妙的变化,以前这些乡政府普通干部见到王文杰总是很勤快的打招呼,现在似乎变得少了很多。以前王文杰传达张书记的各种工作安排那些普通干部从接到通知到落实下去基本上畅通无阻效果立竿见影,现在就算是正常工作协调这些普通干部找各种理由推脱的的多了,能够不提理由不提要求的次数明显少了。王文杰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这段时间自己做错了事情。王文杰自查了这段时间自己的表现好像也没有大的问题,工作任务基本都完成了,和大家的关系也没有什么矛盾比较和谐。除了自查自纠外王文杰还想到了一点地位身份的变化。张书记在职的时候王文杰是书记秘书,随着张书记的离去新书记又配备了新的秘书,王文杰的身份就不是秘书了和普通干部一样。普通干部敬重王文杰是想让王文杰在书记面前美言给自己加分至少是担心王文杰在书记面前说了他的丑事坏话给他减分惩罚。现在既然你不是秘书,这些普通干部用这一套又去找新秘书了,自然对王文杰无人问津。王文杰感叹就你们这点小心思我早都知道了。王文杰又想起了他从乌鲁木齐带过来的书里面就有《论语》,王文杰躺在宿舍的床上开始津津有味的开始读起来《论语》,开卷有益,受益良多。

一、从态度方面看《论语》

《论语》非常强调个人的态度和修养。孔子认为,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也影响着他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在《论语》中,孔子提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种积极好学的态度,鼓励人们不断地学习和自我提升。同时,他也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表明只有真正喜欢并乐于做某件事,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此外,《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体现了一种谦虚向学的态度,认为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这种态度对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至关重要。

二、从心理学方面看《论语》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论语》中的许多思想都与现代心理学理论有着惊人的契合。例如,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共情和同理心和换位思考的重要性,这与现代心理学中强调的人际互动和社会认知理论不谋而合。

同时,《论语》中的自省和自我提升的理念也与心理学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效能感理论相契合。孔子认为,通过内省和自我修正,人们可以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和心理成熟度。

三、从人际关系方面看《论语》

在人际关系方面,《论语》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指导原则。孔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支持,认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稳定和个人幸福的基础。他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揭示了和谐并不意味着完全一致,而是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共识和协作。

此外,《论语》中的“礼之用,和为贵”则强调了礼仪在维系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遵循一定的礼仪和规范,人们可以更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减少误解和冲突。

四、从从政方面看《论语》

在政治领域,《论语》同样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和指导。孔子认为,政治的核心是仁爱和公正。他主张君主应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来影响和教化百姓。在《论语》中,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虽然强调了等级秩序,但同时也指出了各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此外,《论语》还强调了政治决策应基于广泛的咨询和讨论。孔子认为,“君子周而不比”,即政治决策者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而不是偏听偏信或结党营私。这种开放和包容的政治理念对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王文杰读完论语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对论语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态度很重要,自己以前见人总是显得很严肃严谨,冷脸比笑脸多。王文杰决定以后和领导同事打交道的时候嘴角上扬扬起来保持笑脸,保持谦虚的态度。如果一个人在政府部门工作你每天总是板起脸以自以为是和骄傲的态度语气去和领导同事打交道效果截然不同。王文杰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和谁打交道都嘴角上扬保持微笑保持谦虚的态度,他和领导同事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态度是官场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必备技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