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央求阿爷送弟弟去看大夫,阿爷却看继母的脸色,继母不愿意,弟弟一直高烧不退。
她之前看到过村里一个孩子,因为高烧不退,没及时看大夫而死掉,所以她特别担心弟弟也会那样。
她始终记得亲生阿娘去世前,拉着她的手,让她好好照顾弟弟。
于是她就趁阿爷、继母不注意,自己偷偷揣着,亲母留给她的一点银钱,背着弟弟去镇上看大夫。
但她昨晚和今早都没吃饭,走到半路,没有什么力气了,一不小心就摔了一跤。
她讲完,杨氏等人都觉得赵如月姐弟真可怜。
大家都不太好受。
过了一会,杨氏打算给这姐弟点钱,把他们送回去,她们还得继续赶路。
赵如月一听杨氏要把她送回去,赶紧跪下,情绪激愤地说:“我不回去,我不要回去。”
说着,就哭了起来。
杨氏等人都不知所措,赶紧让紫衣把她扶起来。
好一通安慰,赵如月心情才平息下来。
看她情绪稳定了,杨氏开口问道:“孩子,每个人都要回家的,你为什么不回去?”
赵如月缓缓回道:“前几天,我路过阿爷的房门,不小心偷听到,阿娘跟阿爷说,要把我卖到青楼,给家里盖新房,阿爷竟然说,等我大些再卖,现在太小不值钱,阿娘又说,就是小才好调教,值钱的,阿爷没出声反对。”
“天呐”,武凝雪不敢相信地出声道。
其他人也惊诧不已。
这真是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
这回去,真是死路一条。
杨氏也很纠结,不能送回去,那怎么办呢?
见杨氏为难,赵如月直接说,她愿意自卖自身,给贵人当丫鬟。
赵如月这个小女孩,别看她年纪小,其实很早熟,记性也好。
她家所在的村长里就有一户人家,把女儿卖到大户人家当丫鬟。
她还知道,当丫鬟虽然没有自由身,但比去青楼要好很多很多。
所以她果断地做出了选择。
杨氏考虑到她年纪太小,干不了丫鬟的活,所以没直接答应。
“阿娘,我们把他们带走吧,”武凝雪建议道,然后又俯身在杨氏耳边耳语几句。
杨氏思考了几息,最后同意了武凝雪的建议。
杨氏吩咐,陈管家和一位年长的婆子,去一趟赵如月的村子,来办此事。
先让年长的婆子,假装赵如月亲生母亲那边的亲戚,打听赵如月在家的真是情况。
如果情况属实,再让陈管家出面,直接找村长,给足银钱,让赵如月父亲签下赵如月姐弟的卖身契。
有那个继母在,估计让赵如月的父亲,放弃原配生的儿子很容易。
要解决这事,还需要在这个镇子耽搁一天。
于是杨氏吩咐紫衣,去酒楼定房间,准备在酒楼过夜。
第二天,陈管家果然拿到了赵如月姐弟的卖身契。
武凝雪接过来看了看,直接递给了赵如月。
赵如月感激涕零,立马跪下给杨氏几人磕头,杨氏这次没阻止,接受了她的感激。
这卖身契没去官方登记就是无效的。
赵如月姐弟还是自由身,武凝雪她们只是走个形式,顺利把这姐弟带走。
一切办妥,杨氏一行人重新出发。
坐车的时候,武凝雪让赵如月跟她们坐一辆车,她对赵如月这个小女孩很感兴趣。
赵如月看着抱着弟弟的丫鬟,有些犹豫,赵芸儿见此,主动开口道:“小如月,你不用担心,你弟弟我来照顾吧。”说完,让抱男童的丫鬟上了她的马车。
见他们上车后,赵如月就跟着武凝雪身后。
旅途漫漫,有人聊天,也可解部分无聊。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荆州那畔行。①
又过了四五天,杨氏一行人终于抵达荆州。
马车行使到荆州城门外,武凝雪看到了在那等待的武元庆。
到荆州边界的时候,杨氏就派人通知了武士彟。
所以才有,今天武元庆在城门口的迎接。
武元庆打马过来,跟杨氏打了招呼,又看了眼赵芸儿,就骑马在前面带路。
大概走了半个时辰,才到荆州都督府。
进府后,杨氏根据先来的仆人的禀告,快速地给武凝雪几人分配了院子。
在仆人的带路下,众人先回各自的院子规整。
武凝雪和武媚娘两人,由于年纪小,长途跋涉,感觉快累散架了。
晚饭都没吃,就先躺上床休息。
一连休息了两天,武凝雪才缓过劲来。
武媚娘只休息了一天,便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