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并排的收割粮食,孩子则跟在后面拿个大大的背篓跟着捡落在地里的粮食。
“买了牛犊以后,就不需要再置办什么东西了,以后产出来的都是富裕,才越过越好了嘞!”竭眼中带着期待。
事已至此,无可挽回……
官府发下来的镰刀不用白不用不是?多出来一把镰刀又不能下崽。
老父老母已经难以参与高强度劳动,中间夫妻二人是合格的壮劳力,还有一个小娃娃跟在屁股后面。
生存压力变小,可支配财富增多,消费自然也就随之增多。
屋子里响起来夫妻俩的窃窃私语。
“是嘞,官府新送来的,说是铁镰,你得小心伺弄,钝了要磨,豁口了要补,若是丢了坏了就要罚金,用完记得送回来,莫要再让我上门收取。”里正笑着开口说道。
“说恁些有甚么用?啥时候去扯布?总不能让一家子挨着冷过冬。”竭的妻子问了一句。
对于大秦的百姓而言,这是一个丰收的年景。
转念一想复又摇头失笑。
因此,现在竭一家和以前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赵泗,算是好心办了个坏事,至于说赵泗这小子之所以能够找到李信,恐怕背后也少不了王翦的指点。
当地的里正组织着村民领取官府下发的农具。
但是赵泗没有提前跟自己打招呼就去了……
对于李信的消沉,始皇帝心中是有愤怒的,如果非要形容,那么大概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况且咱们干的快,农具还能租出去,一把镰刀租两斗粮,咱家先干完,把农具租出去,零零散散也能多攒下来好多粮食。”竭为自己的明智点了个赞。
以前粮食不富裕,养活一个娃娃就够难了,现在粮食富裕了,竭想再生养几个孩子。
“我前些日子去城内,还听到有人非议陛下嘞。”竭自顾自的说着。
竭脸上带着喜悦领过发给自己家的镰刀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行嘞!”竭接过镰刀笑了一下。
大秦还没有危急到无人可用的地步。
是的,巨资。
“我想攒攒,买个牛犊。”竭嗫嚅着开口说道。
赵泗之所以行事百无禁忌也正因为如此。
一天农忙,夫妻俩又累又饿,天色已经黑暗,月光并不明朗,夫妻俩夜里又看不见东西,只能早早躺在床上。
夫妻二人齐心协力,不消片刻就在农田之中杀了一个来回。
始皇帝闻声,发出了一声微不可查的叹息。
天气依旧晴朗。
“不知道才得早早继续,日后就算税十五也不会再那么紧巴。”
很显然,这是因为迁王陵令的执行,始皇帝因此风评受害。
而现在,因为赵泗的缘故,粮食的亩产翻倍,税收从十五降到了十一。
竭没有太多的心思,只是在生存压力降低以后,自然而然的开始期待更好的未来。
遥远的琅琊……
出于对大秦官府的畏惧,再加上这种事总有一种占大秦便宜的感觉,因此竭租出去的是自己置办的镰刀,至于官府下发的农具则是自己留着使用,以避免有人揭发或者农具意外损毁。
王翦复起……灭楚之后,军功封神。
其实他家里也有镰刀,始皇帝降税以后,去岁家里就有了积余,有的人用积余置办了衣裳,有的修了房子,竭选择了斥巨资置办了一套农具。
从前的一百亩地养活五口之家都稍显不足,而现在一百亩地养活个八九口都不成问题。
始皇帝想明白其中关键,幽幽的叹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笑容。
因此,在经过了不足一刻的片刻欢愉以后,竭百无聊赖的躺在床上进入了贤者模式,对赵泗和始皇帝送上了由衷的赞美。
依照赵泗这小子的性格,恐怕多半这个家伙办事的时候还在沾沾自喜自己拯救了一个消沉的将领,为大秦又做出了一番巨大的贡献。
始皇帝降税,从十五降低为十一,天底下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生存压力变小了。
“你这话说的,天不下雨自然不会误,可是倘若遇上几天,你看谁家不着急?若是下的久了,只能抢收,收的晚了,粮食都得烂在地里。”竭喝了一口井水据理力争。
转眼时间,秋收将至。
一整套农具耗费了所有的积余,以至于今年过日子都苦哈哈的,但这是有意义的。
“可是崔家也不曾给咱们一口粮食,要我说陛下只是族灭了崔家,也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坏。”竭翻过身子捯饬了两下自己的婆娘。
竭的婆娘明显疲惫了许多。
“又在这胡言乱语了,天上的事是咱们应该操心的么?
有这功夫还不赶紧睡觉,明个还得收粮食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