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流行交笔友,一向不喜欢八卦的顾乔也去打听寄到天津的时长。
顾乔收到回信距离她寄出时正好两周,下午最后一节课下课铃打响,她跑到收发室,她那封信在被放在最上面,秦纵留下的地址被她这些天无数次翻过,所以一眼便认出他的字迹,顾乔将那封信踹在口袋里,回去的路上像是脚踩棉花糖一般轻快,有同学看到她也奇怪,平时不爱笑的顾乔像变了个人。
她跑回教室时大口喘着气,吃饭时间班级里人数寥寥,顾乔坐在高高的一摞书下,小心翼翼地拆开那封信,信纸上赫然印着学校的名称,黑色的笔迹力透纸背,两张纸上被写的满满当当,直到现在她都记得开头写道:
“顾乔
展信快乐!”
她忽然心跳急骤,面颊发烫。
她逐字逐句地读那封信,从字里行间仿佛能感受到他说话的语气温柔。
秦纵的那封信她看了很多很多遍,如果要提炼主旨,也只有一个,就是鼓励,他告诉她专业有很多,要结合兴趣。
以至于顾乔在等待第二封信的期间,不看书的时候就会又把他回的信拿出来看一遍,她问他建筑专业是做什么,天津又是什么样。
又过了半个月左右,秦纵寄来了天津的明信片,里头有他学校的照片,他告诉她建筑设计的课程,重复又枯燥,但是想到自己笔下的图纸在将来的某天真的能拔地而起屹立在一方,就莫名变得热血起来。
那段日子,时间仿佛可以被量化,陵宜到天津来来回回的一封信在她心里就是半个月。
逐渐他们信中的内容更像是一个抒发的树洞,彼此诉说着各自的生活,顾乔的性格比从前开朗了些,人也没那么自闭了。
在顾乔看来,这就是最好的日子。
6月,顾远泽高考,那是第一年将高考时间从7月改为6月,顾乔也如韩永峰所说,成了一名准高三生。
她从七月的某一天开始再也没有收到回信,进入高三,全方位的忙碌也将她的等待搁置起来,虽然内心深处藏了块石头,但轻重缓解总得分。
或许是十六年来活得过于压抑,遇事总习惯性妄自菲薄,顾乔不止一次想过如果换做现在的她,必定要再写一封信问问清楚。
高三很快,她的成绩也发生了质的突破,一时间她成了各科老师口中的楷模,她又变成了原来的顾乔,只有徐知沅偶尔能逗她一笑。
2004年夏天,顾乔估分那天,韩永峰就在一旁看着自己的爱徒,尖子生都在一班,三班出了个顾乔,他比一班的班主任还要自豪。
顾乔终于变成了比秦纵更厉害的存在,录取通知书寄来的那天,她正在赚取大一的学费,她再也不像三年前那样担心自己没学上。
毕业后,她和秦纵也彻底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