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娘本是大茂山翠屏峰的一只杂毛狐狸,因太清仙境的道德天尊曾于翠屏峰相对的千佛岭结炉炼丹,因缘际会嗅到些丹药香气,得以久延岁月,修得灵智。后来又阴差阳错被东王公点化,成了东王公座下唯一的女弟子。
再加上她勤于修炼,很快便脱去狐胎,修成女体了。
掐指一算,丽娘已经活了三百余年,受过了两遭雷劫,近来常闻耳边天雷滚滚。
莫不是第三道雷劫就要来了?
丽娘心里想着,不禁一阵战栗,雷劫之痛,深入骨髓,更别说还有形神俱灭的风险。
所以她这几日忙着寻找仙草或是古墓洞穴,仙草可以助她快速增长修为,古墓洞穴可以帮她抵御部分天雷。
正找着,突然闻见一阵幽香扑鼻,丽娘抬头看去,只见一青衣老道飘然而至。
老道童颜鹤发,身形俊朗,腰间悬挂香囊、环佩,周身环绕仙鹤彩蝶。
丽娘只觉得这人有些熟悉,但却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小狐狸,多年不见,你很有长进嘛!”
老道声音浑厚有力,丽娘听她唤自己“小狐狸”,猛然想起这人正是三百年前点化自己的老道,忙一个鹞子翻身,倒地而拜。
“祖师在上,受弟子三拜。”
丽娘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下,方敢抬头。
来人正是东王公。
三百年前,东王公应西王母所邀,至昆仑府洞赴蟠桃盛会,因那一年的蟠桃长得好,同僚又多奉承,他便有些得意忘形,多喝了几杯。
宴罢,他踏云回碧海宫苑,行至大茂山时,突然记起道德天尊曾在此修炼,便走下云头想要瞻仰一番,不料错将翠屏峰当做千佛岭,没找到天尊的丹炉遗迹,却撞上了一只杂毛狐狸。
他见这狐狸娇憨可爱,心念一动便捉来抱在怀中,不由分说给丽娘喂了半颗丹药。
酒醒后才知已经酿成大错,东王公乃男仙领袖,仙籍下挂个女仙怎么像话!
自那日后,东王公日日盼着丽娘被天雷劈死,不成想丽娘有些造化,第一道天雷因躲在白虚观寇天师案下而避过,第二道天雷虽然让她皮肉绽裂、痛苦不堪,但她仍旧挺了过来。
再过几日,便是丽娘受第三道天雷的日子,她若挨过,便可成仙了,到那时,他这张老脸可真是要丢尽了。
素闻西王母足智多谋,且当日之事也有西王母的一番因果在,便请西王母出个主意。
西王母像是早就算好似的,当即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
“咳咳,为师听说你不久后就要受三道天雷,特来助你。”东王公正色道。
“祖师大恩,弟子没齿难忘。”
丽娘听说东王公亲自来助自己,喜不自胜,当即又要拜,却被东王公用拂尘拦下。
东王公拂尘轻抬,顺势将丽娘牵起来。
“你可还记得二百年前的一桩旧事?”
丽娘素来记性不好,几月前的事尚不记得,更别说是二百年前的旧事了。
东王公见她摇头,继续说道:“那时,你刚受第一道天雷不久,将有些法力,便扮作男子下山游玩,结拜了一个异姓兄弟。”
丽娘想起来了。
那是她第一次下山,为了行事方便,扮作男子,于山脚一家酒肆饮酒,与一张姓男子一见如故,酒酣耳热之际结为异姓兄弟。
但那天过后,她便再没有见过那人了,不知道东王公旧事重提是何意。
“你是否给那人一些银两,帮他买了一间酒肆?”
丽娘点头。
“大谬!”
东王公脸色忽变,出声呵斥道。
丽娘吓得跪倒在地,问道:“弟子不知所犯何错,求祖师指点。”
“唉,这事说来话长了。你以为那张姓男子是普通凡人吗,那是南斗星君的分身!”
约二百余年前,北魏太武帝在崔浩的撺掇下改信天师道,下诏令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寒门庶人,皆不可奉养沙门,史称“太武灭佛”,国师寇谦之觉得此举太过激进,假死遁逃大茂山,隐居在白虚观中。
果然,文成帝即位后,光复佛教,寇谦之的徒子徒孙皆酒囊饭袋,一时道家无人,南斗星君下凡,选中大茂山下张家村的一户人家,这户人家的第九代张九奴便是寇谦之之后的道门领袖。
然而仙算不如天算。
丽娘与张九奴祖父张七祥在一间酒肆相遇,两人虽是初识,却似旧友相逢,推杯换盏间,不知谁先提起,竟拜了把子。
胡丽娘见他贫困潦倒,随手变出些金豆,买下那间酒肆,张七祥因此发迹。
张七祥发迹后,娶妻生子,过了一段富贵日子,然而命中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张家该是九世贫困之家,张七祥的富贵实则是借了张九奴的道运。
张九奴道运散尽,邪祟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