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女生耽美>沉沙> 三百四十六、归期无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百四十六、归期无期(2 / 3)

援?”

“不必。此战是徐州与南兖州的兵力合力为之,如今木已成舟,若在此时回援,只怕两处皆空——命青州的北部诸郡严加防守便可。”

“是。”心腹恭敬一揖,随后便告退离开了此处。

而萧望之端坐案前,似笑非笑地目送着他离去,一时却并不多言。

侍立于一旁的林崎此时方才斟酌着开口问道:“君侯可不是那等甘于落人下风的做派……您有什么打算?”

“如今的确还不是分心动手的时候,谢家么……我记下了。”萧望之很是轻松地笑了笑,而后侧目看向林崎,吩咐道,“我看邺城的那几方斗得火热,倒是不需要我们再动手脚。仍在此扎营设防、阻断消息通路,此外……修远,你派些人探一探宁朝的那位谯王,我总觉得他近日里的行径与以往不同。”

“末将明白了。”

“对了,姐姐那边可有消息?”

“据郡主传来的消息,或许是因白崧原本已有异心,也或许是因姜曜会同宁朝骤然搅局,引得白崧不敢贸然树敌,总之,他并未对京畿一带的萧氏族人显出敌意,对待郡主也一应如常。想来郡主也在其中斡旋良多。”

“想来如此,毕竟晋阳的局,姐姐就把控得很漂亮。”这自然是一个令人安心的好消息,但萧望之却反倒是怅然似的轻叹了一声,“只是反倒是令我想起了一些旧事。”

林崎明白他的心性,于是此时只是垂眸颔首,并不多言。

“当年洛都失陷,不少州郡也是对着高车部的大军望风而降,那时姐姐还在劝我何必去做折节之人。而如今……连她也已将这等阴谋玩得得心应手了。”

林崎默然片刻,方道:“世道如此,太过坚执着于旧日的心念是很危险的——怀帝便是前车之鉴。”

“……不错,至少在如今,姐姐已不可能重蹈覆辙了。至于日后……”萧望之径自牵了牵唇角,当先起身向着门外走去,低声喃喃,“我总会接她回来的……”

——

群山与战乱阻隔了京畿与关东的消息,当谢长缨远赴青州率军收复故土时,白崧也已调集精锐击破了金墉城的防守,迫使姜曜领兵退往上洛。

这一日天色放晴,白崧在调整过洛都内外的布防后,便动身前往金墉城,查看各处营垒的修复情况。行经洛阳宫太液池时,正可见湖畔渐生的蔓草于风中瑟瑟地摇曳,往日里湖上的珍禽早已不觅踪迹,唯余一顷碧色漾开层层涟漪,在清透的潺潺声中抚过岸边的砂石与泥土。

而萧玉珈便立在其间的小径之中,若有所思地听着几名宫人的的汇报。

白崧驻了足,却也并不急于探究其中详情,直到她挥手摒退了那几人,方才缓步上前,笑道:“在清点洛阳宫中的损失?”

“正是。”萧玉珈循声回首,倒也并未有太多惊讶,略微颔首示意后,便从容解释道,“战火虽不曾蔓延至此,却仍是有不少宫人望风而逃,其间自然也少不了卷走宫中器物之人。我想将军总归是会迎中宫与太子回朝,既如此,这一切便该尽早处置妥当。都是些往日经手过的事务,倒也不难。”

“如此也好。不过我今日倒是得了些长安的消息,只怕那二位暂且未必会返回洛都。”

萧玉珈流露出了几分诧异之色:“这是……为何?”

“暂且击退西羌的进犯后,拓跋皇后向长安的官员将领出示了陛下的密令,其上说,长安居于关中险要之地,若洛都局势恶化,可退往关中以谋后事。”

“……难怪当年陛下在平定叛乱后留下数万兵马镇守长安,又拨了款修缮关中。”

白崧见她似是并未领会到此中潜藏的危机,便笑着摇了摇头:“呵……我想说的并非此事。”

萧玉珈垂了垂眼眸,不动声色地放松了些许:“将军的意思是……”

“如何能够判断所谓‘密令’的真假?”

萧玉珈瞥了一眼裙裾旁摇曳的几枝蒹葭,亦是摇了摇头:“时局纷乱,人言可畏。或许拓跋皇后的处境和心境,与将军并无二致?”

“并无二致?或许吧。”白崧不知是想到了些什么,并未继续这一个话题,转而笑道,“不过这番话若是被他人听去,只怕会说,你是在为乐平郡侯开脱了。”

“将军也见过当初晋阳城内谣言四起的光景,那时我便已说了这句‘人言可畏’。我自是不甚明白各方的筹谋,只是遵从本心,希望将军切莫因轻信妄动而失了先机。”

“呵……这不过玩笑话而已。”

萧玉珈却并不打算将这一话题轻轻接过,她颇为怅然地轻叹一声,又道:“平心而论,如今我长居京畿,的确已猜不透他的想法,也无法干预兰陵萧氏的族中事务。将军若是仍有疑心,我也无可辩驳。”

“何必如此认真?其中利害我并非不明,这偌大的洛都之中,也并非容不下一个局外之人。”

萧玉珈神色不改,柔声笑了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