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女生耽美>沉沙> 三百一十四、悬河注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百一十四、悬河注火(2 / 3)

们来这晋阳城,也过了一年了吧?”士兵倚着墙打了个呵欠,而后漫无目的地抬手遮了遮耀目的日光,“成日里无事可干,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随大将军调回洛都……”

同伴瞥了他一眼:“我听说大将军在四月底又上书询问过,陛下的答复么……还是那句话,北境防卫不可松懈。”

“北境诸郡哪还有什么隐患?那些个心怀鬼胎的家伙,早就被大将军修理得服服帖帖了。”

“我倒是听说了一些小道消息。”

“嘿,别卖关子啊……说说看?”

“据说上个月洛都那边盛传的传闻是,陛下有意集结大军,向南攻伐宁朝。”同伴说到此处,略微压了压声音,故作神秘道,“我说,你小子就算不关心洛都那边的消息,总该听过近来晋阳城中的传闻吧?”

“那还真没注意……”士兵摇了摇头,见同伴流露出了几分不解之色,便也哼了一声,道,“难得有这么个不用玩命的差事,当然该舒舒服服地多睡几天觉——啊不是,我是说,多享受享受难得的清闲,谁还没事找事打听这些?”

“唉……”同伴无奈地摇了摇头,径自说了下去,“南征可不是什么小事,这些年大昭也算与他们打得有来有往,即便是我们大将军去了前线也并非百战百胜。如今这么大的事却又不召回大将军,你猜猜看,陛下是在想什么?”

“陛下的打算,哪里是我们这些寻常人能妄加揣测的?”

“嘿,咱们私下里都在猜,是不是陛下如今坐稳了皇位,便开始担心大将军功高震主了……毕竟若是此次南征大捷凯旋,那便是赏无可赏的大功劳咯……”

“瞧你说得像真的一样——”士兵亦是颇为不屑地轻哼了一声,而后蓦地打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低声道,“不说了,有人来了。”

出身羯胡的副将孙伏利都脚步未有停歇,只是略显疑惑地瞥了一眼远处院墙下的两名士兵,便转道步入了官署之中,经由守卫士兵的引领,来到了白崧所在的正堂之中。

“大将军,含章殿那边传来了书信。”

白崧略一抬眼看向孙伏利都,微微蹙眉:“只是书信?”

“是。”

白崧接过了书信,却又问道:“近来洛都可有动向?”

“半月前的大朝会之上,陛下正式提出了南征之事。据说那一日的大朝会一直争论到了傍晚时分方才散去,最终主战一派的朝臣将领因有陛下支持占得了上风。”

白崧原本已展开书信匆匆扫过数行,听得此言,却是沉默的良久,再次抬眼:“当真?”

“此后五日之间,朝会再议南征诸事,眼下中书省想必已将诏令拟定颁布天下了。”

“……知道了,既然朝廷并无诏令,你们也只管在操练之余如常留意北疆各方的动向便是。”

“末将领命。不过……”

“还有何事?”

“近来军中有些传言,对于陛下此番安排的本意颇有揣测——”

“无稽之谈罢了,不必理会。”白崧略有些心不在焉地打断了对方的话语,而后方才思忖片刻,正色道,“依照以往的旧例去办,查一查谣言的来源,而后依律处置其中情节严重之人便是。”

“是。如此,末将告退。”

“去吧。”

白崧应了一声,待孙伏利都离开正堂后,他方才垂眸凝神,仔细地看起了书信之中的内容。信纸之上的字迹依旧是如锥画沙、筋骨分明,游云惊龙般地令人过目难忘,只是其间的内容却令他隐隐地觉出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异样。

“……朕之于卿,义则君臣,亲逾骨肉。卿昔螭蟠骁将,朕龙潜而立,属世事纷纭,颠覆之际。朕奇卿于暂见,卿亦异朕于一言,岂非精契神交,千载之合?……”

白崧的目光顿了顿,随即又向下看去。

“……夫人主劳于求才,逸于得士。万方取之不易,守之亦难,苟任非其人,则患生虑表。今芟夷逋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方将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于赤子,既以边庭相委,则大昭无东顾之忧,弘济之务,非卿而谁?”

书信中的末了数句,白崧几乎低声读了出来。他随即若有所思地放下了手中的书信,仔细思忖着方才心下那一瞬的异样之感,却终归是未得其门而入,难以参透姜昀在这篇文字背后的深意。

而后,白崧又难免地想到了军中近来的传言,但也只不过是一瞬,他便摇了摇头,将心下潜滋暗长的猜疑暂且抛之脑后,起身离开官署,向军营而去。

晋阳的日光清透而温暖,洋洋洒洒地描绘着这一座早已淡去了昔日残破痕迹的城池。只是在这满城恒照的明光之下,又好似有一线极为隐秘的阴影越过浩瀚时光,从当年城破时的血与火中幽幽地蔓延出来。

——

建元四年五月,帝下诏,悉发诸州公私马,人十丁遣一兵。门在灼然者,为崇文义从。良家子年二十已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