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侯府大婚,全场半价> 第48章 银雪江,蝴蝶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章 银雪江,蝴蝶玉(1 / 2)

隆冬时节,蛰虫休眠,万物尽藏,一支赤云军的队伍整齐的沿银雪江岸边纷至沓过,留下了一道道相互交错的脚掌印。

塞北雪后初霁,江面在阳光下闪烁起点点银光,像是一片片参差不齐的鳞片。

虽说眼下正是晴空万里,日头高照,但空气中的冷意还是见缝插针的往将士们的身体里钻。

一阵微风拂过,枯枝上的残雪簌簌而落,不声不响的附着在人们的头顶,然后随着发丝冒出的热气转瞬即逝。

此时在距离河畔不远处的珣国军队驻地上,更为坚实的热气徐徐升上空中,这是一缕缕炊烟聚合在一起形成的壮观景象。

今日是腊月初八,赤云军的将士们一早就按照京城里的习俗煮起了腊八粥。

营中的粮草有限,将士们也不执著于谷物的种类和数量,只要是营中现有的粮食,就一股脑都放进装着水的锅子里。

腊八粥的清香很快袭来,将士们井然有序的排着队来领取这珍贵的食粮。

对苦寒之地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清早的一碗热粥更人觉得幸福的呢。

只见一个士兵端着满满的一碗清粥来到了营帐前,正要开口请示,却迎面碰上了从里面走出来的沈彻和营中副统领郑焱。

“启禀大帅,腊八粥煮好了。”士兵连忙报告。

郑焱看了一眼对方手里的早饭,开口道:“我和大帅要去趟镇上。”

“你们先用,不必等我们。”

士兵一听这话,便知他们要去镇上巡视民情,于是恭敬不如从命的端着粥离开了。

沈彻一行人来银雪江已经两个月有余,算上在路上的行程,几乎将将满三个月。

前不久天婴族的一支渔民队伍与当地的珣国百姓们起了纷争,最后不得不引起两军驻地的士兵出面干戈。

银雪江渔业资源丰富,两岸当地百姓的生路多仰仗于此。但由于多方对地域划分历史的说法不一,导致其中的利益纠葛错综复杂。

两岸百姓世代生于此处,互生嫌隙已久,导致这个地界常年不得太平。

这是历代珣国颇为头痛的一个痼疾,不是出几次兵打几次仗就能彻底解决的。

好在珣国在附近常年安置了士兵,出现动乱也能及时得以平息,不至于将事态扩散至需要强兵压境的地步。

沈彻和郑焱不多时便骑着马来到了附近百姓居住的疾风镇上。

此时时辰尚早,一些街头商贩还未来得及开张,但此起彼伏的喧嚣声还是毫不吝啬的展现出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沈彻放眼望去,街上的百姓们多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似乎完全没有受到不久前那场纷争的影响,于是暂时搁下了心里的负担,放缓了前行的脚步。

一旁的茶肆老板一抬门帘正好看到了在路边游荡的沈彻二人,一眼便认出了这位赫赫有名的赤云军统帅。于是连忙邀请他们两人去里面喝杯热茶。

沈彻二人拗不过老板的热情,无奈相视一笑后,只得被引领着走进了店面。

“天太冷了,快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沈彻二人一落座,老板便连忙招呼小二去将刚煮好的热茶端来。

老板斟好的第一杯热茶被郑焱顺手推向了沈彻的面前,沈彻轻轻一握杯身,一股暖流顿时沿着手臂逆流而上。

老板离开后,郑焱当即啜了一口,热茶虽烫口,但依旧不妨碍他舒服的出了口气。

“要说在这寒冬腊月,还得是一杯烈酒暖身来的快!”郑焱放下杯子说道。

沈彻幽幽的说道:“怎么,这么快就想破酒禁了?”

只听郑焱“嘿嘿”两声:“大帅不发话,末将哪敢啊!”

紧接着他一副神往的表情叹道:“不过属下还真是惋惜没能喝到陛下亲赐的美酒。”

见沈彻一脸不屑的模样,郑焱又说道:“大帅您可是没听到那些从京回来的士兵们是怎么说描述那酒香的,末将喝不到嘴,羡慕一把总不过分吧?”

早些时候,沈彻一行人一抵达疾风镇就听说当地百姓谈论起了秋风宴上的事。

陛下赏酒之事连带着钟雪凝嘴里的那首诗俨然成了当地百姓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至于当地的驻军,更是像打了鸡血一样个顶个的斗志昂扬。

这倒是有些出乎沈彻的预料,谁能想到钟雪凝无意间闯的一个祸,后续居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更不要提已经名声远播的钟雪凝本人了,完全被人们描述成了一位大义凛然,义无反顾为伤兵和众将士们抱不平的忠烈女子。

后来钟雪凝被人们描述的越来越传奇,沈彻听得多了,都开始怀疑那还是不是他认识的那个钟雪凝了。

当然了,街头最受欢迎的话题还是要属钟雪凝与永安侯的美好姻缘。

有人说,钟雪凝在秋风宴上那出人意料的举动完全是为了当众表达对永安侯的爱意,更有甚者,说她是为了将之前童紫云的情诗给比下去……

也有人说,永安侯和童家姑娘的传闻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永安侯从始至终中意的就是钟家小姐……

当然,也有人说钟雪凝从十岁被先帝赐婚时就一直属意永安侯,如今终于得偿所愿,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嫁进侯府了……

沈彻当时无意中听到这些话,一时间不知道是该气恼还是发笑。但他着实纳闷儿的是,这些消息是如何长了翅膀似的传的这么快的,居然比他们赤云军还先一步抵达北境。

不过很快他便释然了,对于远离繁华京城的边境百姓们来说,这些坊间传闻几乎是他们平日用来打发寂寞的最有效的消遣了。

相比于京城子弟们对遥不可及的战事的憧憬向往,这里的百姓更珍视的是市井的悠闲和安稳。

也难怪他们对千里之外的京城琐事津津乐道了,只有这样,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