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有一言!”长孙无忌起身朗声说道。
一看是长孙无忌起身前来解围,李二的心情瞬间恢复了一些。虽然对于此前他带着自己那些肱骨重臣们一起进谏逼宫,现在想想估计那也是形势所迫。毕竟这长孙无忌可是自己的姻亲,又是关陇士族举手投足的代表人物,他的话对于众臣而言会起着鲜明的导向作用。
“爱卿,请讲。”李二压低了嗓音,平静的说道。
“臣以为,如恢复李建成太子之位,于目前的朝局之不稳,于陛下的威严树立之不利,于突厥等敌国之边患之无助也!不若退而求其次稍微降低一个标准,恢复李建成王爵之位的身份,既能保全我朝廷的颜面,也能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长孙无忌此刻将这里面的利弊完完全全拿到了明面上来,是为阳谋,以退为进,提出了这个“王爵换太子”的替代方案,他毫无保留,直言不讳的进谏,瞬间打动了大多数左右摇摆的朝臣,也谏到了李二的心坎里面。
“知我者,辅机也!”李二此刻在内心给了长孙无忌一个极高的评价,但是表面上还要强装镇定。清了清嗓子说道:“长孙无忌的进言,不知众位爱卿意下如何啊?”说完,便屏气凝神的看着下面一个个的朝臣。
“陛下圣明!”太极殿内一时间众臣的回话此起彼伏,仿若刚刚那场针对李二逼宫的戏码从未发生过一般。一场关于李建成后事处置的朝会最终以双方各自让一步的方式,达成了一个微妙的政治平衡。
“阿难,传朕旨意,追封李建成为息王,以王公之礼厚葬之,息王的谥号就赐为隐吧!”李二如释重负一脸正色道。说罢拂袖而去,径自走开了,留下了太极殿内一脸懵圈的众臣。
而如果此时李玉在场,一定又会惊掉下巴的,因为按照史书上的记载,李建成是在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也就是两年后才被李二追封为息王的。由于他这个小角色的到来,一不小心导致了历史车轮的轨迹发生了一点点的偏离,至于偏向何方,未可知也。
散朝后,魏征、冯立、薛万彻、韦挺等人被王珪邀请到了他的府上作客。在那个密室内,众人也见到了王珪祭台所立的“大唐皇太子李建成之灵”的灵位牌,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唏嘘不已。往事如风,时过境迁,前太子的音容笑貌仿若历历在目。正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今天这一次朝会上,他们也全了对李建成待他们的知遇之恩。能得到这样一个结果,也是他们这些前太子旧臣之前万万也不敢想的。
对于王珪今天的举动,众人都表示颠覆了以前对他的认识。本来是一个老成谋国胸有城府的宰相,今天怎么一反常态,如此莽撞与李二发生冲突,而且还是最为下策的正面硬刚。一时间,众人都上下一番思索,打量着眼前这个最熟悉的伙伴,耐心的等待着他来解释这其中的奥秘,此刻的密室竟然诡异静悄悄的了。
“你们也不要这么看老夫了,今天老夫做出如此举动,是因为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王珪深吸一口气,故作深沉的说道。
“王相,发现了什么秘密啊!”冯立抢先一步最先说出口。要论忠心耿耿,在场的众人们没有一个不佩服这冯立的。当年李建成任命冯立为翊卫车骑将军,玄武门事变的时候,明明得到信息知道李建成已经被李世民所杀死,其身边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逃窜保命去了,而这冯立竟然带兵疯狂的进攻玄武门,鏖战持久,斩杀时任屯营将军的敬君弘,以报答李建成的知遇之恩。
“这个天大的秘密就是老夫近日发现了前太子爷的亲生骨肉!”王珪猛然间抛出的这个重磅消息,犹如一颗炸弹,爆炸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中。
“什么!”冯立大叫道。
“王相,此话当真?”薛万彻激动的说道。
“难道是前太子生前一直念念不忘的老大?”韦挺一语道破天机。
“王相,你真的亲自确认无误了?”魏征此刻也是激动到老泪纵横。
魏征之所以这么发问,是因为他们这些太子旧臣对于玄武门事变中李二的狠辣手段,异常的了解。
玄武门事变当天,也是就公元626年,李二在解决完李建成之后,便派人将他的次子安陆王李承道、三儿子河东王李承德、四儿子武安王李承训、五儿子汝南王李承明、六儿子钜鹿王李承义尽数斩杀,为的就是消灭一切隐患,一切太子旧臣最后的倚仗,真正的做到斩草又除根。当日李二也在众人劝说下,最终于心不忍还是留下了李建成女儿们的性命。到目前为止还存活于世的女儿们,仅剩年龄是13岁的长女李婉萍、8岁的次女李婉顺、6岁的五女儿李婉茹。
而有一个人是当年即便身为李建成心腹大臣们的他们五人也绝对不能碰的逆鳞,那就是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被突厥攻城掠去,据说已故的嫡长子,李渊的嫡长孙太原郡王李承宗!李承宗小名“礼玉”,出生时是太上皇李渊亲赐小名,用极品黄龙玉亲手刻制。礼玉是古代王朝用在宗教和祭祀及国家大典上规格最高最讲究的玉,因而礼玉在古代也代表了人们崇尚的天地、四方和四季,更是体现出了李渊对他的期望价值极其的高。
“确认过眼神,他就是对的人!我提笔转身,那玄玉如黄昏。前朝记忆如红尘,伤人的不是刀刃,是李玉转身而来的尘”王珪一脸激动的语无伦次。
听到王珪的最终确认黄龙玉仍在李玉身上,众人最后的一点疑虑终于烟消云散,此刻密室内的氛围也是异常的欣喜,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