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归义非唐> 第256章 火烧河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6章 火烧河中(1 / 4)

第256章 火烧河中

“贼兵改道,昼夜行军一百里,奇袭延川。”

“官兵遭袭,死难溺水者七千余,贼首王守文、吴煨走入延安。”

“贼军请表贼首王守文为郓州刺史,吴煨为濮州刺史……”

“够了!”

十一月二十三日,得知官军延川惨败消息的李忱喝止了马公儒对军报的诵读。

他缓缓睁开眼睛,宣政殿上文武百官纷纷低头,不敢吱声。

“四镇兵马,两万余人,光精骑便六千余。”

“如此局面,竟被贼军三千人打出惨败!”

李忱铁青着脸:“如今贼军南下走入延安,距离长安不过五百里。”

“朕倒是想问问诸卿,莫不是要让贼军打入关中?”

“臣等惶恐……”

令狐綯、萧邺见状作揖行礼,百官纷纷依附。

见状,李忱黑着脸道:“朕不想听你们口中所谓惶恐,只想知道怎么剿灭叛军!”

四镇兵马围剿三千叛军,结果被打出了个延川惨败,丧师七千余。

此等消息若是传出去,诸镇会如何看待朝廷?

莫不都以为朝廷已经弱不禁风,连小小叛军都收拾不了,更不要谈诸镇了?

“陛下,此役之所以惨败,乃是诸镇精骑未曾集结,加之军中缺马放出塘骑,才被叛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叛军之所以南下走入延安,也是知道了其身后有平夏部及三镇四千余精骑追赶,这才南下延安。”

“如今平夏部精骑与官军兵马移镇延水,尚有精骑四千五百,甲兵万余。”

“加之天雄军两千精骑已经抵达丹州,贼军唯有渡河东逃这一个机会。”

“臣请命,以河中节度使崔玙率军北上,设重兵于马斗关及隰i州,阻截叛军渡河。”

“另请天雄军节度使李承勋率精骑驰往乌仁关,驻守渡口关隘。”

“此二关严防,而诸县死守,届时朝廷大军从延水南下,必然能将叛军围剿于延安一县之地!”

萧邺侃侃而谈,李忱听后却冷声道:“既然如此,召回夏侯孜,请派萧相北上节制诸镇!”

“额……臣……”

眼见派自己北上节制诸镇兵马,萧邺当即有些支吾。

“臣并未领过兵,恐辜负圣眷……”

李忱脸色更黑几分,但令狐綯此时站出来打圆场道:

“陛下,臣以为,不如以天雄军节度使李承勋为讨击使,节制诸镇兵马围剿叛军。”

“陛下,臣附议!”萧邺急忙附议。

不止是二人,就连朝中许多官员都纷纷附议。

仅延川惨败看来,夏侯孜着实没有领兵才能。

如果不是他擅自派出精骑,使得官军主力马匹塘骑不足,那官军也不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李承勋在此前担任的官职就是泾原节度使,事后才调往秦陇担任天雄军节度使。

由他节制诸镇,平夏部、天雄军及泾原军都不会不服。

至于凤翔镇和邠宁镇,前者在延川惨败中损失惨重,后者无领兵才干,不至于为难李承勋。

这般想着,李忱也只能点头道:“擢授天雄军节度使为凤翔、泾原、天雄、邠宁四镇讨击使。”

“前些日子,西川魏使相称病乞休,朕始终找不到人选代替。”

“如今同平章事夏侯孜既然无需操劳兵戎,便以同平章事调任西川节度使,成都尹。”

一场战败,葬送了夏侯孜的仕途,因此调往西川成了使相。

以皇帝的性子,夏侯孜恐怕是难以回到朝中了。

想到这里,令狐綯不免惋惜,心想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在他这般想着的时候,李忱也站了起来,群臣纷纷唱声送礼。

待李忱离去,百官先后退朝,而朝臣队伍中,张议潮与张议潭二人沉默不语,直到走出大明宫,登上马车后,二人才交谈起来。

“两万多官兵,竟然被三千叛军打得丧师七千。”

“我倒是不曾想到,这王守文和吴煨竟然有此等本事。”

张议潭抚须感叹,张议潮闻言则是摇头道:

“并非他们厉害,只是诸镇官兵承平日久,不如此二人在凉州戍边警惕罢了。”

“如今朝廷让李承勋担任讨击使,此二人若是还不变通,恐怕真的会被围剿延安。”

“不过相比较这些,我更在意凉州那边的情况。”

张议潭与张议潮入朝都是为了河陇太平,如今凉州动乱虽然是计划中一环,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此张议潮还是有些担心的。

对此,张议潭伸出手安抚他道:“无碍,有淮深与那刘继隆在,区区胡杂,不成气候。”

“但愿吧……”张议潮叹了口气,而张议潭也询问道:

“淮铨那边可曾传来消息?”

“嗯!”张议潮点了点头,随后开口道;

“他眼下率军在乌兰城外驻兵,并未前往凉州。”

“不过此举并非他主意,而是那监军王宗会得知胡虏南下围攻凉州,不敢前往凉州。”

“这样也好。”张议潭松了口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