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晚,聂三娘缓缓地睁开双眸,发现自己置身于一座古老的酒坊之内,空气中弥漫着甘甜醇厚的酒香,让人心旷神怡。
她静静地看着宋小鱼,坐在房间一角,整理着桌上的药物,神情专注而认真。
聂三娘想到自己疏忽大意,险些丧命,不由得一阵心惊。但是,在这个陌生的酒坊里,没有安保力量,她却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
就像当初在船上,有人都附议将她交出去时,也是这个男人三发箭矢,直接扭转的局势,最后还带着全体人逃之夭夭。
她对眼前的男子有些好奇,看上去年纪不大,却有一种沉稳内敛的气质,眼神深邃而明亮,似乎埋藏着很多秘密。
在他身上有诸多的争议,身为香山书院的顶尖学子,本该有很好的前程,却辍学当了捕快,把恩师气得半死,在当捕快期间屡破奇案,之弃投身黑龙台,再之后因为救助陛下有功,破格让他担任临安的知县。
在他身上有很多谜,比如明明武艺超群,但在卷宗上的考核却平平无奇,明明政绩斐然,税收大户,却不在乎虚名,坚持还利于民,才有了临安的繁荣,在他身上看到很多很多亮点。
宋小鱼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目光,抬起头,对上了她的眼睛。
聂三娘突然感到心跳加速,脸颊微微泛红。她不自然地挪开了视线,心中暗自疑惑:自己这是怎么了?
“阁下并非江湖侠客吧?” 宋小鱼把玩着南晋密探的腰牌,缓缓起身,目光中透着一丝狡黠。
他望着聂三娘悠悠地继续说道:“而且你也不可能是富商。”
聂三娘心中一惊,暗道不妙,对方究竟发现了什么?她心中焦急,开始怀疑自己的伪装是否已经被识破。
宋小鱼似乎看出了她的不安,微笑着继续说道:“你不会是黑龙台的伙计吧?也只有这样,敌人才会对你恨之入骨,才能解释你的好身手。”
聂三娘深吸一口气,尽量保持镇定,露出一副坦然之色。
“既然你都发现了,没错,我是沧州黑龙台左户统领万思琪。”
聂三娘说这话时,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她说的不是谎言而是事实。这么好玩的事情,她压根不想暴露自己身份。
“万思琪?” 宋小鱼眼中露出深思状,仿佛在重新评估她的身份。
聂三娘心中一紧,她知道,如果宋小鱼对这个身份产生怀疑,否则就没那么好玩了。
“是的,本座正是万思琪。” 聂三娘镇定地回答,她的语气中没有任何破绽。
“那么,请问万统领,你身为沧州黑龙卫,来临安所谓何事?” 宋小鱼沉思片刻,开口问道。
聂三娘松了一口气,原来在纠结这个事,她知道宋小鱼有神捕之名,身怕他发现什么端倪,日后跟其他人一样,对自己毕恭毕敬,那就不好玩了。
她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开口:“本座奉命采购一批物资送至玉门关,不知道宋大人可否帮忙?”
听到‘玉门关’三个字,宋小鱼心里咯噔一声,那是北齐的边境,距离金庭山仅有百里之遥,购买粮草辎重,莫非大魏准备队北齐动武了?
这可是一个极为了不得的事情,只要能够掌握粮草物资的具体数据,就能推算出大魏在玉门关的屯兵数量,间接的可以推测出战争的等级与应对措施,这是一件大事。
“你想我怎么帮你?”宋小鱼略带一丝狡黠,笑道:“没好处的事情我可不做的。”
“在商言商,按市场价交易,肯定不会让宋兄吃亏。”聂三娘回答道,语气显得颇为冷静,望着宋小鱼的眼睛道:“我需要采购三百万石粮食,不知宋大人能否吃得下。”
宋小鱼听到这个数字,心中不禁泛起一片惊涛骇浪。
他清楚,在大魏一石粮食约等于后世50千克粮食,军中每个士卒一日的配比约1.5-2千克。那么三百万石粮食,足以让30万大军吃喝一年了。
如果消息属实,标志着大魏对北齐用兵的时间应该就是来年开春,届时不知道又要有多少人埋骨他乡。
宋小鱼沉默了片刻,心中默默地盘算着。一石粮食平时大约300-600文之间,就算按顶格计算也就是半两银子,300万石那就是150万两银子的大生意。
他抬起头,眼神坚定地看着聂三娘,说道:“我只负责采购,其他的我一概不想知道。”
“宋大人真是明理又谨慎,我果然没有看错人。” 聂三娘笑着说道,语气中充满了信任和赞赏。
“那我们就此达成共识,来日我派人将银子送来。但请宋大人务必在来年开春前,将我们的货物安全送达,这是我们交易的底线。”
宋小鱼则是一脸自信地回应道:“你放心,我这里的交通条件非常优越,四通八达。而且我们的运输队伍也经验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货物一定会安全送达的。”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和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