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那就叫‘阳春白雪’吧。”宋小鱼微微点头,一脸认真的道:“不过如此一来,价格就不能再叫一万两了。”
“那要多少?”老孙头问道。
宋小鱼笑了笑,伸出两个指头,得意洋洋地道:“起码二万两!”
老孙头差点没从椅子上跌下去,目瞪口呆,一个名字竟然涨了一倍,要说奸商,宋小鱼认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你……你没开玩笑?”老孙头结结巴巴地问道。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宋小鱼肯定地说道:“既然是艺术品,就要有艺术品的价值。不要把它当酒,而是资产。孙老,你就放心肚子吧,我保证会有人买的!”
老孙头无语凝噎,只能摇摇头,随他而去,心中一直担忧宋小鱼的生意成败,毕竟未来的临安政绩肯定是收不上那么多税负的,老孙头想着,他决定要多提炼一些酒出来,开发出各种口味的。
临安城内,淫雨霏霏,人群也随之清闲下来。
而县令宋小鱼却忙得不可开交,白天他要穿梭于各处,为百姓调解纠纷,查看案子进展。
夜晚他又要接待远道而来的客商,谈判合作。
这些天来,他已经连续接待了好几拨客商,每一拨都对临安的服务和环境赞不绝口,尤其是宵禁的取消,让临安成为安阳最独特的一座不夜城,吸引无数人前来游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招商引资会上推出的一种新酒——‘阳春白雪’。这种酒色如玉液,香如兰芷,入口甘甜,回味无穷,起初无人问津,由于一个小厮无意间打碎了一坛酒后,浓郁的芳香弥漫开来,瞬间吸引无数人的关注,并获得了史无前例的赞扬。
很快,市面上就推出了这种酒,迅速的在市井引起轰动。
不少临安的酒楼掌柜都争相前来老孙头的酒坊,想要订购这种酒。可惜的是,老孙头只生产了有限的数量,而且还按照宋小鱼的吩咐,每天只卖出一定的份额。
这样一来,‘阳春白雪’就成了稀缺品,越是买不到的人就越想买到。有钱人甚至出到了五百两一坛的高价,也没有人愿意卖给他们。
一时间,关于老孙头和‘阳春白雪’的话题成为了临安城内外的热门话题。
老孙头站在地窖里,望着堆积如山的‘阳春白雪’,心中暗暗佩服宋小鱼的眼光和手段。“这小子真是个奇才啊,居然想出了这样的主意。他说这叫什么来着?‘饥饿营销’?果然效果惊人啊。”
这期间,宋小鱼收到了两封信,一封是闫诗诗寄来的,另一封是来自宫里的。他拆开信封,先看了闫诗诗的信。
信中闫诗诗用温婉的笔墨,对他表达了深深的关怀,提及师傅和师母的慰问,让他不要太辛苦,要多保重身体云云。
宋小鱼看着她那如水的字迹,心中一阵暖意,想起了二人一同长大的画面,一起求学,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想起了她那双明亮的眼睛和灿烂的笑容。
宋小鱼热不可支,忍不住拿起笔,在信纸上写下回信:
小妹,汝信收到,见字如见人。
吾今在临安,一切安好,勿念。
此地山水如画,风土淳朴,今百废待兴,公务繁忙,未能及时回信,不过这边的公务已经逐步熟悉,业务愈发纯熟,日后有空,携恩师一同来临安游玩。
吾在此地遇一酿酒神人,叫老孙头,其酒名曰‘阳春白雪’,其色如玉液,其香如兰芷,入口甘甜,回味无穷,据说有美容养颜之功效。此酒一出,惊艳众人,商贾趋之若鹜,有价无市。吾有幸得此一坛,寄汝尝之,切莫被吾师发现。
最后,代我向师父和师母致意问安。
宋小鱼小心翼翼地将信封好,立刻召来曾诚,让他取一坛特制的“阳春白雪”随信一同寄出,走的自然是黑龙台的特快网。
宋小鱼清楚闫诗诗是个孝顺的人,好东西自然会孝敬给恩师,只要闫洪涛喝了这杯酒,肯定会风风火火的跑到临安来寻找自己。
要知道,文人雅士多爱金樽美酒,闫洪涛这样的文坛泰斗级的人物,自然也不例外。
曾诚应声而去,宋小鱼收起心思,又拿起了宫里的信。他一眼就认出了那是香山煞星李婉的笔迹。他心中一惊,不知道对方有何事要找自己。
展开信纸,第一句话,就让宋小鱼眉头紧皱:
死骗子,临别之际还能与本宫留信请安,算你小子有点良心。
目前的上京冬雪化尽,小树发新芽,父皇身体日渐硬朗,一切如旧。
此外,有事相询,吾妹最近写了一本《西行记》和《斗罗大陆》,她说你才是原著者,请尽快写好《西游》后续寄来,否则本宫赐死你,速速。
宋小鱼看完这封信,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
他和公主李婉也算是从小一同长大,不打不相识的那种,深知对方为人,语气虽然刁蛮不讲理,但是字里行间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