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一役,南陈北齐,突然一改常态,联合进攻,你可知是何原因?”老孙头在关键点,又开始卖关子。
宋小鱼只是望着老孙头,静待下文。
他有预感,这两个问题都指向同一个人,那就是当今陛下。
关于塔山一役,他是有所耳闻的,那一战太过惨烈,葬送了辽东最强的精锐部队,可以说让大魏元气大伤。
老孙头突然压低了声音,左右看了看,神秘兮兮说道:“根据我军中的好友透露,那时候咱们陛下恰好在塔山一带微服私访,消息不知怎么泄露了,才导致了这场大战的发生。”
骤闻此等消息,宋小鱼目瞪口呆,这绝对是骇人听闻之事。
“根据我那好友透露,陛下重伤而归,至今未愈。”老孙头面色凝重的道。
“孙老,此消息属实?”宋小鱼也压低了声音,正色道。
老孙头望着宋小鱼的眼睛,重重的点头。
“我与那好友是过命交情,对方不会用捕风捉影的事消遣于我,更何况事涉陛下,一旦泄密便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此言一出,宋小鱼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如此说来,这个消息十有八九是真的了,实在太突然了。
陛下重伤归来,从此大魏改变了对外方针,不是因为大魏怕了,恐怕是陛下的身体恐怕出了什么问题,不得已而为之。
无论是何伤情,拖个两年,小病也会熬成重症。
更何况魏帝还算勤勉,伤病期间坚持带病上岗,每日批阅奏折,劳神费力,也是拖垮他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据说明朝朱元璋一更天就寝,三更天就起床工作,工作强度远超715,体壮如牛的他尚且支撑不住,更何况是负伤在身的魏帝。
“孙老,大恩不言谢,感情都在酒里头,我先干为敬了。”
宋小鱼举杯,郑重其事的敬酒道。
他很清楚这个情报的重要性,老孙头先是告诉他黑龙台之所以有如今的风光局面,一个是因为战争的因素,更重要的是陛下的信任。
若有朝一日,陛下不在了,如日中天的黑龙台还会有如今的光景吗?
如今的黑龙台只是表面风光,一旦陛下倒下,大魏政坛必将迎来大地震。
为官者,风光时当为自己铺好后路,大难时方有回旋余地。
以黑龙台霸道的行径,一旦失去了陛下的庇佑,会有无数人站出来,痛打落水狗,在站队的时候,有时候更应该考虑自己站的地方是否是一条漏水的帆船。
更加致命的是,当今陛下子嗣单薄,膝下只有一子,总角之年,由太傅李忠庆教导长大,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比自己父亲还要长,对大文豪李忠庆是恭敬有加,可以说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传闻,小皇子私底下甚至称呼李忠庆为亚父!
有一次得知李忠庆生病,年幼的皇子自己跑到太医院抓药,亲自送到府上,足见对李忠庆的深厚感情。
要命的是,这个文臣与黑龙台一把手张炳文是一直不对付,二人政见不合,一个主张发展民生,一个却主张对外扩展,针尖对麦芒,乃众所周知的事情。
如果只是单纯的政见不合倒也罢了,毕竟文官的拿手好戏就是治理内政,发展民生的策略合情合理,而武将只会大战,主张扩张也在情理之中。
往浅了说是政见不合,往深了讲那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利益团体的公然摩擦。
原本这是魏帝平衡朝局的帝王术,但随着他的身体日渐衰落,慢慢的也就失去掌控力,可以想象,一旦皇帝宾天,小皇子继位,这种微妙的平衡就会打破。
而太傅李忠庆将会成为大魏最粗的那根柱子,相对的黑龙台的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
在宋小鱼寻思着在安阳一亩三分地选边站的时候,老孙头用开导的口吻,教他着眼于大局,在全局上考虑自己的利弊得失。
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宋小鱼的命运,这份恩情堪比天高。
“孙老,你觉得大魏的未来是文臣的天下?”
宋小鱼皱眉问道,如果推论正确,对黑龙台而言,绝非好消息。
身为黑龙台的一份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自然希望黑龙台权柄越大越好。
无论是谭鸿儒还是刘大有,能纡尊降贵与他结交,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身上穿着这身皮,什么时候一旦它不值钱了,也许这份‘友情’就会立刻变质。
毕竟官场的现实,他早有领教。
老孙头却是嘿嘿一笑,说道:“我不知道今后的世界会如何,但是大魏如果继续穷兵黩武下去,迟早也会生出乱子,让天下休养生息,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啊。”
宋小鱼微微点头,眉头再次皱了起来,这个消息对他而言还是太过震惊,必须好好消化。
如果这场战打不下去了,那么自己的潜伏还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