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桐决定效仿王玄道的做法,让自己的孩子免于战祸。
他准备将两个孩子托付给葛大仙。
不料,谢宣坚决拒绝。
“爹!我虽然年未弱冠,但也是大梁的军人,临阵之时,怎么可以在道观避难?”
谢桐见自己的儿子如此说,心中很是宽慰。
“妹妹!你一个小女孩,还是听爹爹的,到霞光山避一段时间吧!”
谢轻云一百个不愿意。
毕竟,葛大仙那个地方没什么好玩的,而且她一想到葛大仙曾经是杀人不眨眼的海匪头子,心中就有点发毛。
“爹……我哪儿也不去,就在府里!”
“孩子,这建邺城里马上要打仗了,到时候谁来保护你啊?”谢桐叹了口气。
“爹,按你这个意思,是不是建邺城守不住了?”
“唉……身为臣子,只能是尽忠报国吧……你爹也是久经沙场了,自当马革裹尸!”
看到父亲这样的表情,谢轻云也不禁有点悲伤起来。
“爹……到时候要是打不过,你就投降吧……”
谢桐:……你可是真为你爹着想啊!
不一会儿管家谢桐进来说东西都收拾好了。
谢桐把谢轻云送到家门口,但她就是不肯走,坐在地上死死抱着上马石。
“统子,假如我留在城里,真的会死吗?我感觉王玄敦不会杀了我吧?”
“王玄敦是不会……但是,你想想,破城之时,那些荆州兵定然会烧杀淫掠,到时候你们侯府能幸免吗?”
“唉……那我爹爹……我爹爹会死吗?”谢轻云的眼眶都湿了。
“放心吧!你爹死不了!你爹想马革裹尸以死报国,只可惜没有那个机会……”
“你说什么?你说我爹……他会投降?”
“你爹不会投降,不过……这皇帝会投降啊……”
……
谢桐:???
什么情况?!皇帝会投降?!
不过想想也是,到时候如果真的大势已去,皇帝投降也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了。
既然如此,那么自己到时候牺牲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不过,考虑到还存在巷战的可能,谢轻云留在府中还是不太安全,谢桐决定还是将他送到霞光山去。
“谢贵,扶着小姐上车!”
谢贵刚要上前,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荆州叛乱,大军压境,建业城门即刻关闭!城中百姓一律在家不得出户,违令者斩!”
只见一队骑兵在街上狂奔,不断地喊着戒严的命令,路上的行人纷纷逃散。
“唉!现在想走了也走不了了!城门关闭,出不去了!只有听天由命了!”谢桐仰天长叹道。
不过谢轻云倒是挺高兴的。
“爹,你放心吧!到时候你打不过就投降,这朝廷又不是你一个人的!”
谢桐闭着眼,没有说话,旁边的谢宣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大军压境,皇上连夜急召谢桐和徐成等人入宫商议。
“陛下,现在看来,这贼兵似乎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依我看,我军应紧闭城门,死守建邺。这王玄敦如此急行军,这粮草供给不会持久!只要我们死守一段时日,天下皆知王玄敦反叛,他师出无名,自然会遭到天下人的反对!届时陛下一纸诏书,王玄敦内忧外患,必然败退!”
说话的是刚刚被封为太傅的老将军魏齐。
虽然因为年龄的原因,他不太适合担任大将军一职,但是大敌当前,皇帝还是想听听这些老将的意见。
徐成站出来说道:“老将军此言差矣!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大梁朝廷被一个荆州刺史打得关闭京城,这成何体统?往后地方的郡守哪个眼中还有朝廷?臣认为,应该主动出战,出其不意击败王玄敦!”
谢桐知道徐成的本事,虽然他也是沙场宿将,但是与王玄敦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现在的形势,坚守不出,以避锋锐才是上策。
“谢爱卿,说说你的意见!”
“回陛下!臣会同户部尚书还有尚书台众人,已经将城中存粮进行清点,目前府库充盈,足以够城中军民一年消耗!另外,臣已下令让姑苏太守调集粮草十五万石,交由太湖水师。”
皇帝对谢桐的表现很满意。
“现在粮草不成问题了,不顾谢爱卿,这是攻是守,你还没有发表意见呢!”
谢桐当然知道,主动出击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但是一味紧闭城门,让太湖水师在城外与荆州水军对峙,那么无疑是葬送了太湖水师几万人的性命……
而且,在这个时候,自己实在不宜和主帅许昌唱反调。
“臣认为,既然大将军已经有主意了,就应该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