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可能微乎其微。
薰儿隐隐感觉母亲像是被灵魂附体一般。
关茵继续抱着母亲口中不断复述着“我有妈妈了”这句话。
要是让外人听到了,一准会以为她像孙悟空一样,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孩子。
薰儿恐怕是实在看不下去这种腻歪的模样了。
站在一旁拽着关茵的衣襟说:“关姐姐,关姐姐,你差不多就得了!薰儿好困啊!你能不能先让一会儿?薰儿要睡觉!”
这才从母亲的怀中有些不舍的爬了起来。
关茵用手拭去脸上的泪痕,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说:“啊哈,有些失礼了!让薰儿妹妹见笑了。”
母亲抓起关茵的手,抚摸着,说:“没事!没事!都是自己人。哪里会有什么失礼一说。”
关茵心想这是从现在起就已经当她是一家人了吗?
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她看似有些不舍得的样子,往远处挪了一些,说:“薰儿妹妹,你去睡吧!”
薰儿拍着嘴巴,发出有节奏的声音,打了一个哈欠。
这个充满童真的动作让薰儿看着更像是一个孩子。
母亲笑着动手将薰儿像抱婴儿一样抱在了怀中。
轻轻的拍打着怀中薰儿的身体,摇晃着身体就感觉像是睡在摇篮中一样。
口中还像小时候哄薰儿睡觉一般哼唱着儿歌。
丢,丢,丢手绢,
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
大家不要告诉他,
快点快点捉住他,
快点快点捉住他。
快点快点捉住他。
(《丢手绢》关鹤岩谱曲,鲍侃填词)
这是一首儿歌。
更是那个年代玩的最多的一个多人游戏。
在薰儿刚开始上学的时候就不止一次的被老师组织的玩过这个游戏。
小朋友们围成一圈蹲下或者直接席地而坐,其中一个小朋友A站起来,拿着手绢,开始在小朋友们身后,绕外圈走。
蹲或者席地而坐着的小朋友开始唱歌。
“丢,丢,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
歌曲结束之前,丢手绢的小朋友必须把手绢放在某个小朋友B的身后。
然后快速回到自己原本的位置。
被选中的小朋友B必须第一时间发现手绢在他后面,拿起手绢追上丢手绢的小朋友A,算是胜利。
否则就是失败,需要表演一个节目。
薰儿清楚的记得这个第一次玩这个游戏的时候。
由于从来没有玩过的缘故。
她的反应有些迟钝。
她最终需要表演一个节目。
也幸好薰儿从小听母亲唱过不少的儿歌。
她清清嗓子。
唱起了那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管桦作词,瞿希贤编曲及谱曲)。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
这首童谣讲述的是经历过旧时代的妈妈,在和平年代到来时,对下一代的孩子,回忆起自己遭受地主迫害,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并借此来让自己的孩子知道新中国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当时薰儿以真挚的感情唱了出来。
不少的孩子听到这首歌的时候都流下了眼泪。
当是也包括带着他们玩丢手绢的老师。
因为当时的人们的生活也同样的不易。
当母亲在对薰儿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时候,关茵似乎对这首歌曲内容并没有触动。
薰儿听着这首歌。
仿佛再次回到了当初第一次在老师的组织下玩丢手绢的事情。
嘴角还微微的露出一丝丝的笑容。
母亲则不同!
可能这首歌曲有忆苦思甜的用意吧!
母亲唱的过程中仿佛也想起了自己曾经如歌词中那些类似苦日子。
眼角的泪水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关茵此时像亲女儿一样。
不忍心的从口袋中拿出一条手绢。
用手绢轻轻的擦拭着母亲脸颊上的泪痕。
不至于让泪水滴落在薰儿的脸上。
母亲将思绪拉回到现实。
看着眼前为她擦拭泪水的关茵一眼。
露出笑容,低头又看了看貌似已经睡熟的薰儿小脸。
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