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一把将小豆丁抱起来架在脖子上说道:“好,爷爷今天就给你做一次大马!”
其他小豆丁见状纷纷跑过来撒娇道:“皇爷爷,我也要骑大马,骑大马!”
李渊笑道:“好,都排好队,爷爷带你们骑大马,一人一次!”
说完李渊便架着小豆丁走上高台,然后坐在滑道上滑了下来,紧接着在换一个人上去,嘻嘻哈哈的玩的不亦乐乎!
太液池的不远处,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正站在那里看着一起玩耍的祖孙们,感觉一切颇为有些奇异!
长孙皇后有些不解的问道:“二郎,你说高明今日的所作所为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
李世民想了一下说道:“无所谓,若是无意的,这结果却是好的。若是有意的,也说明这小子脑子还是够用的,你看父皇今日多开心。相对于此我更好奇刚才父皇对高明说了什么?”
长孙皇后说道:“那我找个机会问问高明?”
李世民摇头道:“不必,这点容人之量我还是有的,没必要猜忌自己的儿子。而且就算父皇现在心中仍有不甘,可一切也已经无济于事了。其实若不是怕大唐陷入内乱徒增伤亡,使得大唐国力倒退,现在还父皇自由也未尝不可,我有信心也有能力镇压一切反叛!”
随后李世民又说到:“我们过去吧,父皇年纪大了,不能陪他们这么疯玩,否则身体会吃不消的!”
爷孙们正玩的高兴呢,李世民的声音响起:“高明你这逆子,不知道皇爷爷年纪大了,这么陪你们疯玩身体会吃不消吗?也不说拦一下!”
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李渊本来灿烂的笑脸也一瞬间变得冰冷,冷哼一声说道:“哼,整天叫别人逆子,其实你才是最大的逆子,不玩了,高明送皇爷爷回去!”
说完便头也不回的朝着太极殿走去,李承乾只能屁颠颠的跟上,李世民看着远去的背影却是笑了:“观音婢,看到没有,父皇跟我说话了,这可是半年来的第一次啊,不行,我得赏高明点什么!”
还没等长孙皇后说话,李丽质便跑过来拉着李世民的手说道:“父皇,丽质也要骑大马,你陪丽质骑大马好不好。”
刚才李渊带着一群孩子骑大马,可他们这些大一点的哪里敢去,只能在一边干看着,现在李世民来了,终于敢开口了!
李世民看着几个孩子期盼的眼神,于是呵呵一笑说道:“好,父皇陪你们骑大马!”
就在众人玩的开心之际,一道声音响彻太液池:“报,北方泾州八百里加急军报!”
李世民闻言立刻停下动作看向来人,只见高毋庸举着一个竹筒匆忙赶到,将竹筒递了上来说道:“泾州刚到的八百里加急!”
李世民立刻接过竹筒,拆开看了起来,越看脸色变得越难看,随后将竹筒收起,边走边说道:“传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高士廉,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牛进达,侯君集等速去明德殿议事。”
孩子们一个个噤若寒蝉,不敢出声,长孙皇后也知道应该是出大事了,只是现在还不是询问的时候!
三天后李承乾才得知,原来是突厥颉利可汗率二十万骑兵南下,已经攻到泾州,泾州刺史发出求援军报,随后经过商议,派尉迟恭为泾州行军道总管,率军前去驰援泾州!
李承乾这才想起来记忆中还有个渭水之盟,只是按照记载,这件事应该发生在李世民刚登基不久才对,怎么会延迟到现在才发生,是历史的记载有误还是什么原因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可这一切与他无关,一来这件事最后的结果根本没打起来,不过是杀了匹马赔了点钱。二来就算他想帮忙也完全做不到,谁会信他一个小孩的,总不能告诉别人,我脑子里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吧,那不是更扯淡!
直到下午在长孙皇后那里蹭饭时,遇到了刚开完会的李世民,李世民给长孙皇后讲了整件事的过程,李承乾这才意识到了不对之处!
接到军报的当天,李世民就派尉迟恭率领八万大军北上,再调集关内道与陇右道二十万府兵,与泾州守军里外夹击,阻击突厥骑兵南下。
可李承乾知道尉迟恭这次出去连颉利的尾灯都没看到,只遭遇了小股的突厥骑兵,突厥主力一举南下,四天后出现在渭水桥边。
按照上述情况,尉迟恭跟丢突厥主力的战报今天就应该到达长安,李世民等人根据战报猜测出突厥主力的动向,提早安排才将颉利阻拦在了渭水桥边。
可现在的情况是李世民似乎并没有收到战报,还沉浸在尉迟恭北上能阻击突厥南下的幻想之中,这让李承乾有些难办了。
想不管吧又怕长安城被破,自己跟着遭殃,想管吧又不知该从何说起,总不能说我卜卦算到了吧?
要知道一个谎言往往需要无数个谎言掩盖,可他去哪搞那么多谎言出来,还不得累死个屁了!
左思右想不得其解,晚上睡觉都不踏实,翻来覆去想了一夜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