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女生耽美>汉末> 蜀国的灭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蜀国的灭亡(1 / 3)

东汉末年三分天下,其中蜀国最先灭亡.

某天,四位世家子弟在蜀国京畿成都聚首,他们分别是:关彝、张遵、赵景、马狄。是蜀汉开国名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的孙辈.

四人在关彝家聚会,以关彝年长,尊为兄长。关彝说:“当今世道衰微.我等世受国恩,理当报效。我即将入朝为官,一定劝谏陛下,疏远奸臣宦官黄皓。重用大将军姜维,和武侯之子诸葛瞻。”旁边张遵道:“小弟也愿附和大哥,一起劝陛下亲贤臣,远小人!”二人志向相同,一时间十分感动。望向那两人,马狄略显迟钝、木讷,说道:”不才伯源本领未成,还想在家中修炼,练成之日,一定有所作为。”这二人中最桀骜不驯的,当属赵景。

赵景字松龄,是顺平侯赵云之孙,父赵统,叔赵广。作为将门之后,赵景自小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接受教育,广泛阅读书籍,练习武艺,喜好骑马射箭,他还精于枪术,传承了祖父那一身绝世的武功。可令人奇怪的是.有着如此特质的赵景,居然对当时人所看重的,国家大事的前途,丝毫都不关心!

面对关彝和张遵的提问,赵景心不在焉的回答道:“汉室江山四百年,能在西南一隅之地延续国祚也足够了,何必再去和北方的魏国人打仗呢?至于黄皓,只是陛下身边的一个随从罢了,无关紧要,不必去撼动他来打搅陛下的心意!”说完这番话,张遵对着赵景怒目而视.好在关彝一向宽厚,不予深究,及时停止了这次谈话。关彝将家传的书籍《春秋刀法》赠予马狄,鼓励他自我提升.四人举杯共饮,完毕后各自散去。

果如赵景所料,关彝、张遵二人,在官场上并未有多大进步。因为得罪了主流的宠臣,很快就被边缘化,只因二人是功臣后裔,所以黄皓不好发作,而赵景则继续悠哉游哉,贻然自乐.不同于马狄的封闭,赵景可以说是这四位少年中过得最惬意的.

当初姜维降蜀,有赖赵云指点,提携引荐,获得了丞相诸葛亮的赏识。二人因此成为忘年之交,结下深厚情谊.赵景自小即与姜维之女姜莹儿是发小,少小相知,长大之后更是不离不弃,相互陪伴,过着如同神仙眷侣般快乐的日子.赵景眼中并非看不到人间疾苦,可是他并不觉得贵族身份带给他什么超乎寻常的好处,他和姜莹儿就好像天造地设的一对,理所当然要在一起,即使不是贵族也一样.也许这就是人各有命吧,赵景把世间一切事情看得都很开朗,如果说常人如此是因为苦闷太久,寻求解脱,那么赵景则是因为长期浸染在近乎平淡的快乐当中。

赵景的叔父赵广,要加入到姜维的北伐军当中,要赵景同去,还给他讨来了校尉一职,授予令牌,却被赵景拒绝了。在外游玩时,赵景这样对姜莹儿说道:“我想陪着你,所以才不愿去。我不想浪费片刻的光阴!”姜莹儿说:“那就留在成都,等候我父亲旗开得胜吧!”这一次,赵景聪明的闭起了嘴,不说逆反的话,而是顺承道:“祝大将军早日凯旋!”逗得姜莹儿直笑:“你怎么好意思见过大将军呀,你都懒得去!”二人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调情,在外人眼里无聊的话语,在有情人的耳中,那可是比金子都要珍贵.

和平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这一天坏消息传来。赵景正闲坐在家中,打量着叔父送给自己的校尉令牌,用手指敲击发出清脆的声响。忽然宫中的黄门前来传令:“陛下有旨,叫官员们都到殿中集合,顺平侯,你快去啊!”赵景急忙换上官服,整理衣衫,前往宣政殿。

大殿上人声嘈杂,大家神情紧张,都在议论着什么。蜀后主刘禅坐在龙椅上,大声说:“不好了!众位爱卿,探马传来急报,魏将邓艾穿越阴平险道,进入蜀中平原,已经攻陷了江油城.县令马邈投降,魏军正在休整,即将向成都进发了,这可怎么办呀!”消息确定,众人惊慌失措.侍中诸葛瞻奏道:“请陛下出兵抵挡!”侍中樊建反驳道:“不可出兵!蜀中精锐多被派往前线,跟随大将军姜维.有限的兵力应该用来防守成都,等待救援。”诸葛瞻争论道:“若坐守不战,敌人就会侵夺蜀地,驱民为兵,甚或突袭姜维后方,到时打开关城,放魏军主力进入;包围成都,还不是死路一条?出兵拼杀,打赢了还有一线生机!”刘禅于是命诸葛瞻督军。诸葛瞻奏道:“确如樊建所言,主力不在,成都空虚,臣需要善战之士充当将校,来辅佐臣!”但蜀中大臣们少有愿意冒险的。功臣后裔们挺身而出.最终敲定,由已故安汉将军李恢之侄李球任前锋,已故车骑将军张飞之孙张遵为左护军,已故镇军将军赵云之孙赵景为右护军。已故大臣黄权之子黄崇为军师.马狄素来称病不朝,关彝是文官,自不必参战。

诸葛瞻进驻涪城,黄崇建议驻守前山,以防邓艾进入平地,诸葛瞻说:“天色己晚,将士们赶路已经很累,要防邓艾有埋伏,不宜动兵。”黄崇说:“您身为主帅如此畏首畏尾,还打什么仗呢?”诸葛瞻闻言并未动怒,但也坚决不肯听从黄崇的建议。

次日邓艾兵到,两军交锋.邓艾遣其子邓忠出马,单搦蜀军先锋李球,李球使一柄梨花开山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