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储君妃(2 / 2)

外,主位妃嫔与有子嗣的妃嫔都在这里了。”

皇上看着人都来齐后开口:“皇玛嬷生前心系科尔沁,朕定会完成皇玛嬷遗愿,博尔济吉特氏入宫多年恪守本分孝敬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着晋为贵妃。”

博尔济吉特妃跪拜谢恩:“臣妾谢皇上。”

皇上看了眼皇贵妃和德妃继续:“端敏和硕公主是皇太后的养女,后嫁到了科尔沁,如今抚蒙公主唯端敏公主一人晋端敏和硕公主为端敏固伦公主。端敏固伦公主长女乌勒吉德乐格日赐婚皇太子胤礽为皇太子妃,长子罗卜藏衮布封世子另赏贝子爵位,恭亲王第六女册和硕格格赐婚罗卜藏衮布,次子策旺多尔济封辅国公,皇十二女册和硕公主赐婚策旺多尔济,大公主册和硕公主赐婚下嫁科尔沁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班第,皇三女册和硕公主赐婚巴林部札萨克多罗郡王鄂齐尔次子乌尔衮。”

闻言荣妃和德妃都惊讶的看向皇上,皇上要让十二格格嫁端敏公主的儿子!

荣妃知道这是不可更改是事实便起身谢恩:“谢皇上恩典。”

德妃有些着急:“皇上十二格格才三岁,不若等孩子大些了再赐婚。”

皇上摆摆手:“无妨,端敏公主与额驸的婚约亦是在端敏公主七岁那年定下的,满蒙联姻是旧俗,这只不过是早晚的事儿。”

德妃无奈的福身:“是,臣妾替十二格格谢皇上。”

皇上继续:“大清既已入关那就要和汉人打好关系,太皇太后德高望重朕已经下旨爱新觉罗子孙守孝三年,朝廷官员守孝二十七月,民间守孝百日,孝期之内不得娶嫁生育。”

嗯,大福晋至少可以歇三年了。

太皇太后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将乌勒吉德勒格日指给胤礽,端敏公主与皇上不大对付,大清也不再像从前那般依靠蒙古,皇太后不是皇上的生母,皇上仅有的一个蒙古妃嫔妃也只是一个妃位,如此对科尔沁和端敏是极大的不利,唯有让皇上的儿子娶端敏的女儿才是最好的,皇上诸子中比乌勒吉德勒格日大的有几个阿哥,惠宜德荣虽是四妃但终究是包衣出身,唯有太子是元后所出的唯一的嫡子,储君妃便是日后的中宫皇后了,德妃一共有三子三女,现在还有二子二女,十二格格年纪刚好合适。

太皇太后葬礼后端敏公主不得不回科尔沁了,她与永安、淑慧、和顺三人不一样,永安公主和淑慧公主虽是抚蒙公主,但都是年岁大了没了额驸,孙子也快娶妻了,住京城养老也说得过去,和顺公主就更不用说了,皇上把人夫家都灭了不住京城能住哪里,而她是抚蒙的公主,额驸尚在人世,儿女尚且年幼,她久居京城难免不好,再者罗卜藏衮布和策旺多尔济还小离不开生母。

刚回京时乌勒吉德乐格日是随端敏公主住在公主府,进宫后住慈宁宫后头的西三所,如今端敏公主要回科尔沁了乌勒吉德乐格日的住处便成了问题,是住端敏公主在京城的公主府?是随皇太后住慈仁宫?是提前搬到毓庆宫?亦或者到西五所单独居住?皇贵妃一时拿不了主意只能去请示皇上。

西五所如今只有五阿哥住在西头所,太皇太后崩逝后皇上原本是想让苏麻喇养着五阿哥的,左右苏麻喇养着十二阿哥,一个也是养两个也是养,但五阿哥不愿意,与皇上说后便带着太皇太后留给他的人搬去了西头所。

太皇太后崩逝前把慈宁宫的宫女都安排了去处,太皇太后嫁给太宗皇帝时带了三个陪嫁侍女,一个在科尔沁还有家人太皇太后便叫端敏公主将人带回去让子侄奉养,一个家人都没了太皇太后便安排便安排去了慈仁宫伺候皇太后。

乌勒吉得了一对十五岁的双胞胎其其格和其木格,这两个宫女的母亲和外祖母都是慈宁宫的老人,也算是知根知底,最重要的是这两个宫女会满蒙汉三种语言也能帮助她在宫里生活,剩下的几个孩子也不偏不倚,五阿哥、九格格和十二阿哥各分了一个年长的姑姑和两个年轻的宫女,剩下的就留在慈宁宫洒扫。

皇上听后大手一挥,把五阿哥、六格格和乌勒吉德乐格日一并打发去了西五所,也好有个照应,又让皇贵妃在西五所的宫女太监都安排好了,乌勒吉德乐格日做为准储君妃待遇和贵妃相等。

乌勒吉德乐格日与五格格和六格格关系最好,如今又成了邻居自然是开心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