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只当赵灵书还没有吃饱。
收拾妥当,三房这边早早就都睡了。
四房,赵担仪跟孙氏互相说了下今天的情况。
他们觉得不能总这么吃三房的,虽然他们之前也给了钱,可要是按照这两天的伙食来看,根本不够的!
于是两个人商量,既然已经过了秋收,明天跟三哥三嫂还有书姐儿说一声,他们四房还是自己做饭吃吧。
而且乃哥儿总让三嫂帮忙看着也不是个事儿,明天孙氏就留在家里看孩子绣花,中午还能帮三嫂做个饭啥的。
至于书姐儿,小孩子一个人来回走也确实很不让人放心。
赵担仪决定,明天他先把书姐儿送到悦来楼,跟贺掌柜商量一下,白天让他们多看顾一下书姐儿,晚上他再去接着书姐儿一起回来。
两个人商量好后,赵担仪又让孙氏给他大概讲了讲《西厢记》后半段他没听到的故事,才安心入睡。
第二天早上,赵担仪将换他来接送的事情跟赵灵书说了,赵灵书没什么意见,也就这么决定了。
毕竟孙氏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还得照顾幼齿的七弟,不可能天天陪着她的。让赵担仪天天接送她,也很麻烦小叔了。
可是没有办法,她现在这个身体确实还是太小了。
虽然她有系统不怕拐卖,可真遇到坏人,逃跑啥的也怪折腾人的不是?
赵担仪这个小叔当得,其实比赵担礼这个爹还要称职。
赵担礼思维简单,很多事情他都想不到。相对比,赵担仪就要心细很多,所有事情他都尽量办的周全。
赵担仪跟贺掌柜说了,想让他白天帮忙照顾赵灵书的事情。
贺掌柜一口答应下来,“看你说的,赵小先生到我这里,可不就跟回到家一样,还谈什么照顾不照顾的!”
贺掌柜客客气气地送走赵担仪,回头就开始对着赵灵书嘘寒问暖。
“赵小先生你累不累?快过来坐这儿歇会!”
“赵小先生你渴不渴?我让小二买来砂糖给你冲水喝,你快尝尝甜不甜。”
赵灵书突然说:“掌柜的,楼下好像有人在叫你,你快去看看吧。”
“有吗?”贺掌柜伸头往楼梯口看了看。
楼下特别热闹,吵吵嚷嚷的,也听不清有没有人喊他。
“那我先下去看看,赵小先生你有事就喊我啊!”贺掌柜嘱咐赵灵书好几句,才大跨步下了楼。
赵灵书长呼一口气,贺掌柜的热情她也有些招架不住了。
还没到开始说书的时间,悦来楼的一楼就已经坐满了人。
这还不算完,陆陆续续竟然还有往里面进的。
后来的人见没有地方了,少不得要找贺掌柜说道两句,“掌柜的,你这儿也没安排好啊,怎么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什么明天后天的,我就今天有时间,我就今天必须得听!你要是没有地方给我坐,那我……那我坐桌子上也行,我不挑!”
贺掌柜愁了半天,最后把桌子都撤了,将二楼的凳子全搬下来,这才勉强让所有人都坐下。
贺掌柜擦了把额头上的汗,生意太火爆了,也挺愁人的。
往常,所有的茶馆都差不多在一个时间上新故事。
顾客这里听不到,多走一些路去另一个镇子的茶馆听,也是可以的。
几乎每个镇子都有茶馆、都有能听书的地方,人员被分流,各个茶馆的生意都火爆,但是还没到坐不下的程度。
可是这次不一样,《西厢记》只有赵灵书会讲,也只有在悦来楼才能听见。
附近几个离得近的村镇里,有好听书这一口的人,得到消息后立即赶过来听。
早听一天晚听一天没啥差别,可有的人就差这么一天!
今天听不着,吃饭都不香了。
当然,也有觉得悦来楼上新故事了,别的茶馆也上了,就跑去听,结果被那些茶馆一脸懵的告知,并没有关于崔莺莺的故事。
他们悔恨没有直接去悦来楼,互相约好了明天再去悦来楼听书。
如此一来,很多茶馆老板也得知了悦来楼有新故事的消息,而且特别好听。
他们奇怪为何之前没有听到一丁点儿风声的同时,也都火急火燎地赶去了悦来楼。
可等他们到的时候,悦来楼一楼早就坐不下人了,一个个被贺掌柜请上了二楼。
二楼已经没有能坐的椅子了,倒是一楼嫌占地方的桌子都搬了上来。
众茶馆掌柜围着桌子站了一圈,面面相觑,格外尴尬。
“哈哈哈哈,诸位见谅啊,是贺某招待不周!”
贺掌柜状似无奈地叹了口气,“我也没想到,我家凳子竟然会不够用,都挪到下面了,我要是早知道会这样,一定再多准备几十个凳子,也不会让诸位来了没有地方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