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章 策应变局(1 / 2)

他也算小心翼翼,宁可得罪提供粮食的各方郡守,也不肯在粮食上吃亏。

各地郡守想杀他,很难;但征夷军中要杀他,很简单。

张辽没找到什么漏洞,一副略失望的神情:“运城所储粮豆几近五万石,万不能有失。雨季已过,天气渐渐燥热,储粮重地更要严加小心。”

“是,职下不敢大意。”

张辽又说:“我率兵出击后,运城储粮只出不进;唯有持我信物者才可领取粮秣,余下诸人手令皆不得行。不论是谁往运城押送军资,一律不准收纳。”

“是,职下铭记在心。”

张辽更是伸手抓住他的脖子,努力用平稳口气说:“这五万石粮,比你我性命还要重。此战后,你守粮不失,必有晋升。”

见曲礼紧张模样,张辽突然询问:“若有人持刘恒先生手令、幕府公文来支取粮秣,你该如何?”

曲礼总觉得张辽想杀自己,咬牙:“刘恒先生委派职下隶属于扬武校尉,未见刘恒先生当面,职下只奉扬武校尉军令。”

“好,希望你言出必行。”

张辽这才松手放开曲礼,从腰间摸出一枚五铢钱,当着曲礼的面一刀劈成两瓣儿,一瓣儿塞给曲礼,自己握剩下半瓣儿:“这便是信物,无有信物,强闯粮城者,射杀之。”

“遵命。”

曲礼大声应答,因为伤病,显得有气无力。

张辽见状,微微颔首,掏出手绢将自己的这半块儿信物重重包好,收入腰囊之中才离开。

曲礼后怕不已,目送张辽走出粮城大门,声音干哑对守门吏士下令:“封城。”

随后,他低头看着手里的半块儿五铢钱,又紧紧握着只觉得腿软,瘫坐在地。

总算把命保住了,期间若给张辽一点把柄,非杀了他,换个亲信可靠的人来守粮秣。

五万石粮食不算多,却是参战的七万大军十二日口粮;算上运粮的辅兵、牲畜消耗,这五万石粮食是前线大军十日口粮。

即便其他城池所储的粮食遭到破坏,征夷军主力也可以就近退守运城,吃这里的粮食,继续跟联军周旋、对抗。

主力七万,站在原野上让联军砍,联军也要砍废许多刀。

唯一能迅速击败七万大军的,除了疾病、洪水、火攻外,就剩下粮食与叛变。

西瓠子冀州岸,鄄城军营。

曹操正在侦察,徐荣带着幕府使者诸葛琮沿着甬道视察。

甬道,甬是通的通假字;但甬道又特指两边有建筑工事保护的通道;就如寨、与砦是同音同意字,可砦就显得有些简陋,只有石头墙基,却无石头垒砌的墙。

徐荣见各营吏士精神饱满,与诸葛琮登瓠子河堤岸,观望对面营垒,对诸葛琮说:“鄄城有粮三万石,廪丘亦是三万石。范县、东阿各两万余石。虽够半月之用,就恐粮路断绝。还望使者回见刘恒先生,多发粮秣。”

军粮是一个持续运输又持续消耗的物资,只要开始运输,就意味着消耗。

投入越多人力、物力在一个线段运输粮秣;你投入越多,效率越低,虚耗反而越高。

一个地区正常运输粮秣的效率有峰值,目前供养七万军队,已经是一种正常情况的巅峰。

后方不是没有粮食,只是粮食分散驻屯,需要蚂蚁搬家一样一点点运输到寿张邸阁,再从寿张邸阁转运到前线。

徐荣显然是担心决战之时野泽遭遇动乱,己方十分依赖巨野泽这个后勤中转枢纽。

诸葛琮举目眺望,能见河对岸已有己方的营垒,临河而建,河边已敲打木桩铺设木板,会方便军队渡河。

几乎已经想象到,己方会投入四五万大军,与对方在对岸平阔土地上厮杀。

对方也有四五万大军,这是集中了一切据点机动兵力的结果,一旦战败,连接应的部队都无;己方前线七万,还会布防各处,留下机动部队策应变局。

如果战况艰难,还能抽调机动兵力来做最后的预备队、生力军。

而对方的生力军,距离无不在一百五十里外。

应徐荣所问,诸葛琮摇头说:“粮秣运输皆有定数,贸然增加粮队,恐所托非人。将军,何日渡河?”

“不急,刘恒先生调令下达,我自会择机渡河,入驻西岸营垒。”

徐荣也不给准话,反问:“刘恒先生何时至鄄城?”

“将军不妨遣使亲问刘恒先生,刘恒先生行程乃系机密,也非我能知晓。”

谁都担心幕府中高层潜伏叛军的同情者,汝颖士族规模、影响力太大了,受其恩惠、名望所吸引的吏士为数不少。

现在战争形势越发明朗,太多人已经明白了真正敌人是谁。

战争打击的范围不仅仅袁氏,站在赌桌的赌命的也不仅仅是刘恒、征夷军;双方任何一个倒下,各自的党羽不仅当代人无法抬头,今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