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女生耽美>三国:截胡刘备,重铸大汉帝国> 第23章 解决的问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 解决的问题(1 / 2)

难道指责刘恒妇人之仁?

可这不仅仅是刘恒自己的选择,也是征夷军此刻的想法。

京营出身的军吏,似乎对匡扶汉室、济世安民缺乏兴趣。

他们更倾向于获得稳定晋升环境,从军吏转任为县尉、县令长;领军校尉、都尉;中郎将、郡守。

匡扶汉室之后,这些军吏就要面对各种挑战,很难再有现在这样的做官环境。

似乎,京营部队已经堕落了。

可天下万民该如何是好?

征夷军的堕落,刘恒与军吏的相互勾结,无异于是对汉室社稷的背叛。

可汉室社稷究竟是什么?

是一个姓刘的皇帝做主的朝廷?

刘备思索这个问题,长吁短叹不已,越是思索,越发肯定自己的推论。

自刘恒以下,广大的征夷军军吏都不满汉室社稷的选才、取士的方式。

过去的那种选士方式,任官方式,对刘恒、广大军吏来说很不友好。

所以他们不想匡扶这样的汉室,他们或许会匡扶另一种有益于他们自身发展的汉室。

只是董卓、群雄还没有真正打起来……

所以征夷军还在克制,隐藏真实的想法。

现在故意招安、收编、供养青州黄巾军的真正目的似乎也浮出水面,是为了让出舞台,让董卓、群雄挽起袖子去打?

籍此引发的动乱、伤亡,可能半年内就会超过四十万人。

刘备想明白这些利害关系后,反而平静下来,情绪也稳定多了。

南大营,晨鼓早已响起。

一名小吏在营门口呼喊:“东郡潘璋、潘凤何在。”

“潘璋在此,在此。”

潘璋抓起水瓢猛灌水漱口,很奢侈的把盐水吐掉。

隔壁百人队的潘凤正蹲在灶火边上,手里也握着一节木炭正刷牙,另一手高举着,大步返回营房去拿新发下来的蓝白色征袍、革带。

不多时潘璋、潘凤边走边穿,新发的绛色吏服之外加罩一领蓝白色的征袍,都遮住左臂,腰间扎新发下来的铜饰革带。

来自幕府的小吏打量二人,见潘璋七尺有余身形寻常又面相稚嫩,不似能斩甲首五级的猛人。

再看潘凤,身高近乎九尺,胳膊似乎比自己的腿还粗,难怪能立夺旗之功。

“汝二人可是同宗兄弟?”

“或是同宗,或许已在九族之外。”

潘璋健谈,扭头扬起下巴打量面容粗犷、凶悍的潘凤,猜测这人能在典君手下能撑几个回合,询问:“大兄所立何功?”

“夺旗。”

潘凤有精致的络腮胡,原本大眉毛的他连夜修饰了眉毛,面相由粗犷厚重变成了此刻的粗犷锐利,也显得年轻了几岁。

似乎不善言辞,也可能是看不起身形普通的潘璋,潘凤简单回答,就不再言语。

幕府小吏又带着他们去其他营垒,将需要晋升的队官、副队聚集在一起,前后就八个人。

潘璋已经混熟了,见三个营两千人的军士里只有八个人晋升军吏,顿时觉得机会宝贵,可又奇怪怎么才这么点新晋军吏……

营中都说很多军吏要连升两级,没有新的队官、原来的队官怎么升?

并询问起来,小吏也不掩饰,回答说:“也是诸位功勋卓著,这才晋升为吏。待俘获功勋折算之后,会量情擢升有功军士。”

军吏晋升哪有那么简单,潘璋这八个人如果不识字,无法解读、书写日常公文,他们这次的功勋会记录下来,折算为钱粮赏赐以作酬功。

今后等他们通过考核后,会获得优先补为军吏的资格。

队官晋升督伯,就要娴熟掌握军纪;督伯想要升一级,那么就得会看地图,能掌握《九章算术》。

哪怕是最底层的什伍长,也要会读写手底下军士的姓名。

连升三级,的确存在这种例子,可你得掌握相关的文化技术。

距离青州黄巾人口统计完毕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刘恒也是分批见这次战争中表现卓越、脱颖而出的军士。

等这类战争中提拔的吏士充实基层的时候,军队就彻底稳了。

早餐时,他就与潘璋等八个人在帐内一起用餐,两瓮酒已经暖好,对这八个人不限量供应。

惨烈战斗结束后,又有军纪约束,八个人肯定有许多精神压力,此刻酒水供上,尽兴畅饮,很快酒酣。

刘恒只是饮酒一杯,询问潘璋:“文珪系士人,何以至济阴应征入伍?”

“家道中落,身无余财。”

潘璋脸颊红扑扑,回忆孤苦生活,却展露笑容:“本欲投效乔东郡,此公自成皋撤兵归来后,就举止无措惶惶度日。

郡人诽议,多生轻鄙之心。又闻东阳侯率军出雒征募健儿,故来投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