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 进退失据(1 / 2)

刘备站在相对较远的位置,想要开口,可满宠已经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破敌思路、策略,似乎比自己的高明一点点,也就息了进言立功的心思。

长史诸葛珪也开口:“北海贼远众于乐安贼,我击走北海大贼,乐安小贼虽营垒坚固,可士气必堕,不难图也。

我出兵击北海贼时,乐安贼若来援,北岸之贼无能为力,南岸之贼又不敢尽出。我留偏军,足以尽数拦截。”

刘恒见再无人补充,当即就开始对战场周围的村落、细碎河流、正南面的山丘进行编号,并为各营划分行军路线和出击秩序。

没必要派人去清理、破坏对方的鹿角、壕沟。

就两三重障碍,远不如那条向北汇入济水的小河流影响大。

提前派额外人手去破坏鹿角障碍,等于提醒对方……打仗么,恨不得把对方变成聋子、瞎子、哑巴和傻瓜。

现在未到傍晚,刘恒带人一同出去侦查,他穿上了轻便两裆铠。

他这领两裆铠甲片是真正的钢片编织而成,钢片表面涂饰黑漆防锈;

刘恒又特意把镜面一样的漆刮花、做旧。

铠甲边缘收边的是涂红漆的犀牛皮,他又画蛇添足用粗麻包住,用漆封住麻层。

好好的一领价值百金的珍藏级两裆铠,硬是弄成了破旧模样。

两裆铠编织简易,大小款式兼容范围大,是军中最常见的铠甲,也是绝大多数骑兵使用的铠甲。

骑兵的敌人只在前后,两裆铠一前一后两面正好满足骑兵的防护需求。

又比其他铠甲轻便许多……不是贪图这点份量,而是骑兵在马上活动空间本就小,而两裆铠对两臂不做一点限制,正好能让骑兵发挥。

对装甲步兵来说两裆铠只是中装步兵,对骑兵来说两裆铠已经是重装骑兵。

再重的铠甲,在这个没有双边马镫、高桥马鞍的时代,沉重铠甲虽有防御优势,可会失去灵活,轻则无法抓住机会攻击敌人,重则从高速奔驰的战马上跌落,摔死或被踩踏死,失去战斗价值。

很快做好准备,刘恒与五十余骑轻驰出营,刘备也率关羽、小将领夏侯博相随在侧。

将官成廉则率二百余骑分作数队跟在后面,一人三马以作接应。

出营奔驰近十里,终于看清楚黄巾军修筑的工事。

遥遥驻望,清晰可见小河两岸草木一空,地面光秃秃什么都没了,能看到的只有两道修建好的栅栏。

很大一部分草木是被张飞提前乘风纵火焚烧一空,这就是坚壁清野里的清野;别说粮食,就连秋冬季节的枯草都不能留给敌人。

很多战争,就是光秃秃的白地上爆发的;原来四周的树木、草丛,能割的都会收割做成可供使用的物资。

眼前黄巾军栅栏修的非常有水准。

第一道栅栏外,头裹黄巾、穿汉军皮铠的黄巾军陆续集结,约三四百人聚拢布置在栅栏后,或持矛戟,或端着弩,鲜有使用弓箭的。

弓箭需要长时间的专业训练,现在黄巾军可以说是不会用弓,而弩训练简易,迅速就能拥有可靠杀伤力……实在是平民武装的利器。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黄巾军在小河对岸开挖第三道堑壕,矛戟、铠甲就放在工作点附近,此刻依旧在工作。

贼军之中有高人,或者有高人为贼军提供了战术指导。

这是要坚固营垒,摆明了要把自己拖在这里。

防御工事如此复杂,若不能一鼓作气击溃对方的士气,以黄巾军的人力,足以轮番鏖战,与自己反复争夺这些工事。

己方进攻不畅,士气必然低落,时间越久危害越大。

他身边小将典韦细细观察,主动询问同来的颜良:“颜营督,其墙垒如何?”

“初建时,我等纵马驱驰还能以绳索扯倒,后彼以沙土、河水巩固墙基,过夜结冰后就坚硬如石,难以破坏。”

颜良目光审视视线内光秃秃地面,呼着白气,面容挤出一丝丝笑容:

“今天寒地冻,贼人汲水为冰筑造坚墙,可其妇孺老弱甚多,前后不下二十万。

凡过境之处,草木皆秃,或掠食殆尽,或作柴草取暖。与我相持日久,彼粮秣不足,又苦天寒,又不可退军……”

他说话时观察典韦,跟刘恒讲述自己的看法:“到时贼人唯有击退我军才可全身而退,攻守易势,其仓促来攻,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不难破也。”

刘恒听着点头,说:“如公骥所言,相持越久,因缺乏粮秣、柴草,贼人越是窘迫。

不来攻我,寒冷天气会冻毙其妇孺;若退军,其势溃散难以复聚。

可陈留诸侯聚兵已有五六万之多,我军主力陷在此处,群雄作乱,必联军袭我之后。”

说话间,刘恒目光渐渐延伸去看小河对岸远处。

黄巾军有大营、小营之分,都是类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