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抚孤院(1 / 2)

先帝一朝,别说奢望幽州这种话,就岁币就够喝一壶了。

听起来像是风水轮流转,但距先帝离世还不过周年。

钟离微历经两朝,有些感概。

但不妨碍他理性分析。

“北燕大皇子性情莽撞,不得燕帝喜爱,大阏氏野心勃勃,可惜萧氏的出身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萧氏尊崇的地位源自对拓跋部的拥护。

智者萧钰为首的大部分萧家人,不会因为大皇子和萧氏更亲近,便支持大皇子夺位。

因此大阏氏的地位看似牢不可破,对争夺皇位却无甚用处。

萧家只会和燕帝站在一起。

“北燕崇尚力量,对嫡长并不看重,大阏氏想借大周的力量,很难。”

钟离微摇摇头。

大阏氏的条件很诱人,但不现实。

最起码在大皇子继位之前,幽州和岁币都只是空头支票。

但大周却需要为大阏氏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很可能陷入北燕内政的泥潭,不可脱身。

更何况,拓跋护不是好的人选,大阏氏也不是。

叶敛闻言也没反驳。

钟离微分析的有道理。

但叶敛更多考虑的是条件。

幽州和岁币。

叶敛觉得大阏氏有点抠。

云中三城已复,幽州十八城还有十五城在北燕手中。

练兵和火器银子哗哗地花出去,他图什么。

热武器对上冷兵器,大周要是还输,叶敛觉得自己可以找块豆腐撞死了。

在他大张旗鼓出兵的时候,叶敛的目标就不只是打退北燕。

收复幽州,这不是肯定的事。

大周只要胜利,幽州和岁币那还能算条件?

那都是战利品。

说不定要北燕称臣纳贡。

钟离微见圣上听劝,颇为欣慰。

殊不知叶敛是看不上大阏氏的条件。

不过殊途同归,两人达成了共识。

回复北燕的信件当然冠冕堂皇。

大周不插手北燕内政。

不过拒绝大阏氏的同盟,不代表不搞事。

将拓跋护那个讨厌鬼弄下去,顺便煽风点火一下,叶敛还是乐意的。

说完正事,叶敛没忘记关心钟相的家事。

“朕听说令千金才华横溢。”

钟离微浮现一丝疑惑。

好端端的,怎么就扯到他女儿了。

钟离微没把疑惑宣之于口,谦虚道,“大家盛赞罢了。”

叶敛觉得钟离微的样子不像是不认同,骄傲写在脸上。

可能这就是古人的口是心非。

“首辅不必谦虚,令千金名满汴梁,朕是有一事相求?”

叶敛思来想去,觉得钟相的女儿是最佳的人选。

钟离微看着陛下真诚的表情,不知为何涌现出不好的预感。

可能是陛下平日离经叛道的事做多了,让人很难相信他的人品。

钟离微艰难地说道,“小女只是一介闺阁女子,怕是难以为陛下排忧解难。”

意思便是委婉的拒绝了。

但叶敛却好像没听出钟相的言外之意。

“巾帼不让须眉,朕相信她能做到。”

钟离微:……

他这个父亲都没有圣上来的自信。

好在叶敛想要做的也不是什么伤天害理、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

“汴梁城中乞儿众多,生活艰难,连累汴梁治安。”

叶敛安排韦瑞负责暗卫一事,可暗卫需要自幼训练,现在的人选不过是凑活着用。

恰好叶敛出宫“巡视”的时候,碰上乞儿偷钱。

便想到用上这些乞儿。

汴梁是皇帝所在,城中依旧有数量不菲的乞儿,叶敛料想其他地区只会更多。

小农经济脆弱,稍遇天灾人祸便会家破人亡,难以为继。

去年年景不好,鱼米之乡的江南两路大旱,其他地区或多或少被波及。

叶敛即位后,免去了赋税和徭役,依旧留下不少流民。

青壮年人还好说,总有路可走,大不了参军。

剩下的儿童就只能自生自灭了。

叶敛既然身为君王,看到了就不能坐视不理。

“开设抚幼院?”

钟离微皱住的眉头渐渐松开。

抚幼院,由朝廷出钱,将这些孩子养起来。

也算是给他们一条生路。

当然,说着容易,抚孤院并无先例,条条框框都需要负责人完善。

因为昌平侯府一事,叶敛属意的人是崇宁长公主。

女子心细,抚孤院是善事,想必不会有人反对。

然后,一步步让女子走出家门。

这是叶敛的想法。

不过,崇宁长公主性子软,怕是震不住场子。

叶敛这不就看上了钟相的女儿。

钟离微能不在乎香火传承,思想肯定就不是迂腐的。

暗卫还调查到钟家中馈都是钟离熙掌握,手腕足够。

简直是最完美的人选。

钟离微觉得圣上的打算不错,但也没一口应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