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穿成短命皇帝后> 枢密副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枢密副使(2 / 2)

……

“陛下所言非虚。”陈国公李达在接到旨意后叹道。

“这下放心了,你入朝后,世子和典儿也能放心为官了。”

“这些年将他们两个留在府中空耗岁月,是委屈他们了。”李达这辈子最愧疚的除了对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剩下的便是两个儿子。

他闭门时,世子正是年少有为的将领,次子李典更是刚中进士。

“世子和典儿都是憨直的,没有你护着,他们留在朝中是祸非福。”孙氏拍拍他的手说道,“这些年朝廷并无战事,世子在家中跟着你也没荒废,典儿的性子你也知道,让他留在家中指不定更高兴。”

“我老李家世代武夫,没想到出了典儿这一个文人。”

“怎么,典儿就不能是像我。”

孙氏娘家就是文臣,她父亲还当过探花郎。孙氏闺中时,在汴梁也是出名的才女,听说她嫁给李达,不少人都觉得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那自然是继承了夫人的才气,典儿这最近连院子都少出,是在干什么呢?”

“他在修史,这不是听说你要开门迎客了,抓紧这安静的时候赶紧做完。”

孙氏的话显然安慰到陈国公,“看陛下的意思是有意和戎狄用兵,世子的功夫也不算白瞎。”

“是是是,这是虎父无犬子。”

眼看在大周占不到便宜,北燕和西秦的使臣也不想多呆。

临走之际还有最重要的事,那就是岁币。

拓跋护和萧钰在大周呆的这些天已经有不好的打算,却没想到叶敛做的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狠。

“按照真宗盟约规定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

礼部侍郎赵成光心中都在冒汗,这岁币历来是水涨船高,就没有降过。但陛下和两位宰执都同意了这个数目,他一个侍郎只能照办

拓跋护将腰上的刀向桌上一砸,“我要见大周皇帝。”

萧钰制止住发怒的拓跋护,话里的意思却不变,对赵成光说道:“这先帝新丧,我北燕好心好意前来祝贺,大周的诚意似乎不够。”

“陛下借火铳和神机营短时间能震慑两部,时日长了,戎狄定知。”

北燕和西秦使臣在得知岁币数目后,一如意料的不满意,吵着要面见叶敛。赵成光这不是被烦的不行,这才找上钟次辅。

“陛下神机营将士仅五千,若臣没算错,这大概已经耗尽了陛下私库的金银。”

钟离微阅兵之日确实被火种威力之大所震慑,为此专门请求陛下去了一趟工部。

看了一天后,钟离微明白了陛下为什么仅将火铳作为神机营的专用武器。

十两银子的造价,大周军队140万,去除水分后至少也有百万,不算弹药源源不断地投入,仅火铳就最少需1000万两银子。

大周一年的财政收入是8000万两,其中百分之七十多均用来供养军队,生下的收入不过是勉强支撑,稍有不适便会赤字。

那么又从哪里来的千万两银子升级军队武器。

钟离微正是知道内情,才明白陛下为何如此强势。

越是强势,戎狄越不容易怀疑。

“钟次辅所言不错,但次辅忘了先帝时没有火铳,陈国公照样打胜了戎狄联军。”

上有所好,下必所从。

叶敛的态度摆出来,自有揣测圣意的人。

“是臣妄言,只一件事,陛下莫忘今年免税的旨意。”

在叶敛提出免除赋税的时候,钟离微曾欣慰陛下体恤万民,只是朝廷开支本就捉襟见肘。好在大周田赋占比并不高,加上陛下整顿了军中空饷问题,两个相抵消,勉强能维持收支平衡。

一旦开战,军事支出成倍增长,那就难了。

相比叶敛,钟离微执掌朝政多年,显然更沉稳,依他来看,大周并没有和北燕作战的明显优势。

说到底还是因为钱。

叶敛将桌上的一盏琉璃交给成德,“钟次辅不妨看看这盏琉璃。”

钟离微虽然不知陛下的话题怎么转到琉璃,但将这盏琉璃拿在手中,立刻爱不释手。

“陛下这盏琉璃通体无暇,玲珑剔透甚于冰,触手生寒,当为稀世珍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