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
云卷云舒,这个夏天那么浪漫美好。
———
如果不是海底也有暗流涌动。
那是八月中旬的一个傍晚,警笛声打破了小巷的寂静。巷子里的居民听到动静,纷纷涌向门外,事不关己地期待警车停在谁家门前。
潇潇只在图画书上见到过警车的样子,有时也会在道路上偶遇。每次坐在妈妈的自行车上,和警车擦身而过时,潇潇总会回过头去,目送着它向远处驶去。每当这时,她的心中总是满溢着崇敬与向往,想象着警察叔叔驾驶着它,奔向光明,正义的方向。
但也是后来才知道,并不是所有代表公正的事物都饱含正义,就像警察不只有叔叔,还有很勇敢的阿姨。
这个世界的刻板印象,是从孩童就开始灌输的。而灵活地认识世界,适应生活,却是一门需要暗暗学会的必修课。
潇潇趴在窗户上,望着小巷里的情景。代表正义的警车就停在了潇潇家斜对面——是小姐姐家的方向。
从警车上下来的是穿着笔挺制度的警察们。他们淡定从容地敲开小姐姐家的门,然后对小姐姐的妈妈说了什么,径直闯了进去。不一会,他们押着小姐姐的爸爸走了出来。
他们一起钻进车里,疾驰而去,车尾扬起灰尘。整个小巷的人,眼睛都跟着远去的警车驶向远方,直到再也追不上才悻悻而归。只有小姐姐家的大门,紧闭了就再没敞开。
吃晚饭时,潇潇假装不经意问妈妈:“咱们家对面的小姐姐家里,发生了设么事情?”
“他做了错事,但是听说是被陷害了。”
“陷害是什么?”
“就是,因为别人的错事被惩罚了。”
“别人做错的,为什么要惩罚他?警察不会帮助他吗?”
妈妈摸了摸潇潇的头:“你还小,等你长大了会明白的。”
潇潇不知为何,朦胧里仍感到无比难过。这次和表妹星星羡慕自己的爸爸不一样,她只感到悲伤,没有一丝一毫的优越感。
“好在大家都喜欢小姐姐,这样小姐姐就不会太难过了。”潇潇偷偷想。
可敏感的她,却观察到了小姐姐的变化。
她看到小姐姐在路过那些大姑大婶们,还是笑得很阳光,灿烂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与忧伤,那阳光便是从阴云密布的缝隙里透出来的,发散在了氤氲的雨气中。
她看到大姑大婶阿姨们把小姐姐叫到身边,不是要她唱歌背诗,也不是要和她聊天,而是压低嗓音,小心翼翼又皱着眉头声色并茂地问她:“你爸爸是怎么回事?”潇潇感觉她们说话像孩童在翻手中的花绳。
她看到小姐姐笑容破在脸上,像个蹂躏变形了的洋娃娃,却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看着那些拉着她手,却不怀好意的大人。
后来,大人们发现小姐姐那里套不到什么话,便放弃了攻势。可他们对小姐姐的态度也变了。从当初见到她就笑容满面地打招呼,拉住她问她今天又会讲什么故事,背会了什么诗,到现在视而不见,或者顶多撑起浅浅的笑容,擦身而过之后却又窃窃私语。
他们对她那么避讳,却又那么好奇。
小姐姐也不再如众星捧月般站在一众孩子面前,绘声绘色地讲故事了。她见到之前那些孩子,只是低着头走过去,与一边遗世独立发呆的潇潇对视,也会立刻转过头去。
潇潇看着小姐姐低着头从她面前走过去,感觉悲伤的浪潮袭来。
她却不敢走向前去拉住小姐姐的手。小姐姐不像邻居家那个至今还不知道名字的小男孩,潇潇清楚地知道,她可能不愿和自己做朋友。
于是她能想到最好的安慰小姐姐的方式,就是在她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停止发呆跑回自己家。她觉得,只要小姐姐不看到她,尴尬和伤心就会少一点。
她觉得哪怕只是少了一点点,也会对小姐姐无比重要。
那天傍晚,她坐在家门前的台阶上,看着头顶盘旋的小白鸽,一边吹着夏夜的风,一边想象着海风的声音,抬头正巧看到小姐姐从她面前走过去。她不再每天都穿好看的花裙子,她的头发有一点乱,她好像开始有一点驼背......
小姐姐转头,发现了呆呆望着自己的潇潇。
“看什么看啊。”她很小声嘟囔了一句,加快步伐往家里走。
潇潇脸红了,立马低了下头。
忽然听到附近传来推开木门和跑动的声音。是那个叫安安的小男孩跑了出来。他跑到小姐姐跟前,抬高声音问她:“你愿意和我们做好朋友吗?你,我,和潇潇,我们三个做好朋友。”
潇潇一怔。她心头一暖,她不知道他早就把自己当成了朋友,也不知道他早就知道了她的名字。
小姐姐低着的头也慢慢抬起来了。她先是轻轻地点了点头,然后像做了什么伟大的决定,重重点头。
“那以后,我们三个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