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随意在此游玩,只是切记不可踏入禁地。”老爷子说道。
“是,晚辈谨记。”陆昭朝心中对这位老爷子更为敬重。她环顾四周,发现亭边还有一个小石碑,上面刻着一行诗句:“林间风轻语,心静自悠扬。”
老爷子微闭着眼睛,像是在凝神静气。忽然,他的眼睛睁开,望向沐戈君的方向,脸上露出一丝惊讶的表情。
“哦?沐戈君,你怎么也来了?”老爷子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和惊喜。
沐戈君走上前,恭敬地回答道:“这是我之前的老师,孔夫子。他早年退休后,便四处游玩,最终定居到了这里。”
老爷子仔细打量了沐戈君和陆昭朝一眼,心中顿时明了。他微笑着说道:“戈君,我倒是好久没有见着你了。”
陆昭朝立刻明白了沐戈君的用意,她抬头向孔夫子致意:“晚辈陆昭朝,见过孔夫子。”
孔夫子摆摆手,温和地说道:“姑娘不必行如此虚礼,我也不过是个老头子罢了。”
陆昭朝笑着回应道:“孔夫子,您刚刚的诗真是妙笔生花,令人叹为观止。您何必如此谦虚呢?”
孔夫子听后哈哈大笑起来,“小姑娘真会说话。我就不客气了,来,坐下一起喝杯茶吧。”
随后,他收敛了笑容,认真地问陆昭朝:“你可知道刚刚那诗的意思?”
陆昭朝点了点头,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那诗表达的是在密林之中,远离尘世喧嚣,心随风轻扬的意境。其中透露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
孔夫子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姑娘解读得十分到位。不错,这首诗正是我的生活写照,我追求的正是这种远离尘嚣、与自然为伍的境界。”
陆昭朝微笑着说道:“孔夫子,您的诗让我深感敬佩。您是否愿意来我书院教书呢?我愿意聆听您的教诲,让更多的学子受益。”
孔夫子沉吟片刻,然后缓缓开口道:“姑娘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生性闲散,不习惯拘束。而且这里环境幽静,正合我意。至于教书育人,这并非我追求的生活方式。”
陆昭朝不禁感到有些惋惜,她深知孔夫子学识渊博,若能来书院教书,定能造福更多的学子。正当她准备告别时,沐戈君突然开口道:“孔夫子,您是否愿意偶尔来我院子指导一番?您不必担心拘束,只需在您空闲之余,前来与我们交流学问,指点迷津。”
孔夫子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他抚着长髯,思索片刻,然后说道:“戈君,你的提议我考虑一下。毕竟我也希望我的学问能够传承下去,与年轻人交流或许能激发我更多的灵感。”
沐戈君见孔夫子松了口,心中暗喜。他进一步劝说道:“孔夫子,您在这幽静之地多年,想必内心深处也渴望与人分享您的智慧。来我院子,与年轻学子们交流,不仅可以让您的学问得以传承,还能为您带来新的生活体验。”
陆昭朝也趁机附和道:“孔夫子,沐戈君所言极是。您的智慧如同璀璨的星辰,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若您能偶尔前来指导一番,我院子的学子们定会感激不尽。”
在沐戈君和陆昭朝的劝说下,孔夫子终于点了点头,“好吧,既然你们如此盛情邀请,那我便偶尔去你们那里指导一番。希望我能为那些年轻学子们带来些许启示。”
陆昭朝和沐戈君听后,脸上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们知道,孔夫子的加入将为书院带来更加璀璨的光芒。
“多谢孔夫子慷慨相助。”陆昭朝感激地说道,“我会尽快安排学子们前来向您请教。”
不久后,书院建立的消息像春风般传遍了四方。人们对这个新书院充满了期待和好奇,纷纷表示愿意前来一探究竟。消息传出后不久,前来报名的人便络绎不绝。他们有的来自附近的村庄,有的远道而来,携家带口,甚至还有那些早已名声在外的士人墨客,也被这个书院所吸引。
报名现场热闹非凡,人声鼎沸。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知府林惊召集全体官员议事。整个议事厅弥漫着肃穆的气氛,官员们端坐在各自的座位上,神情庄重。林惊身着官服,面容沉稳,端坐在案桌后,眼神深邃而锐利。
“各位,本府初来乍到,对县城情况尚不熟悉,但有一事需尽早处理。”林惊的声音低沉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案桌,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仿佛在强调他所言非虚。
县丞作为官员中的代表,小心翼翼地问道:“大人,有何吩咐?”他的声音略显紧张,双手紧握在身前,似乎在竭力保持着镇定。
林惊的指尖轻轻地滑过桌上的一叠文书,每一页都记录着县城的大小事务。他的目光停留在某一处,眉头微微皱起,“县城商户陆昭朝,经营纺织,酒楼多项生意,听说最近还开设了一家书院。她如此大规模地扩张生意,是否有违规之嫌?”
县丞王云天略微思索后回答:“大人,陆昭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