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几个襁褓中的孩子,以龙凤胎为首的却是出奇安静,好在有窦大夫在,也无需过度担忧。
一路上不远不近地跟在他们身后的女人和孩子们的模样也有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一切都可喜可贺!
只是让应无瑕担心的是母亲窦氏和姨娘苏氏一直杳无音讯。
这一切都传达着一个清晰可见的信息,她们凶多吉少了。
也许这是因为他们一路跋山涉水不通官道的原因而导致了消息落后。
希望是后者。
……
这一天,应无瑕一行人来到江州一处城池外一座适合隐蔽能进能退的山峰。
这个山还是应家特勤小分队勘察找到的。
应无瑕想打探一下有没有窦氏和苏姨娘的消息。
窦氏和苏姨娘的消息没有打探到,应初夏的小分队反倒阴差阳错的救了一只应家未来的金大腿。
不过此刻的他还是一只尚在牙牙学语,磕磕绊绊阶段的金小腿。
当然这是后话,先按下不提。
此时的应初夏正一门心思领着她的小队员们假扮成难民乞丐,偷偷靠近城池,跟在一群难民身后,打算趁乱摸进城里。
“初夏,咱们如此装扮真的没有问题吗?”
应鉴省(xǐng)看着同伴们,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无论怎么看,他都觉得他们不像难民不像乞丐。
应为真点头:“是啊,所以说咱们也在逃亡,但彻底出了京都所辖地以后,长姐便没亏待过我们。
这一路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竟比在京都过得还潇洒,口腹之欲满足了,无论老幼体质都增强了不少呢。”
窦小白看了看他们身上的穿着。
“我觉得还好吧,咱们也算是在初级地狱里摸爬滚打过的,应付城门口的守兵应该还算凑合。”
窦小白是窦知的女儿,比小初夏小半岁,从小跟应家的孩子们玩在一处,也算是应无瑕看着长大的。
不得不说窦氏为了应家真可谓是呕心沥血。
若是在太平盛世,应家一定能够在窦氏的经营下昌盛繁荣。
也算是女中豪杰了,只可惜生不逢时!
掌家的大老太爷当初在弥留之际为长子应征求娶窦家女下嫁,可是费了好一番心力,几乎是倾尽半数家财方打动了窦家当时的当家人窦氏的父亲窦衍。
长子庸碌无为,他便将全族的希望寄之于长媳身上。
无疑大老太爷的眼光是毒辣的,他选的长子长媳在动乱之际,为应家赢得一线生机。
小儿媳薄氏也是大老太选的,是照着大老太太的喜好选的。
薄氏性子里虽带着些小心思小算计,关键之时却不影响大局,也还算是拎得清。
难怪他能带着应家一大家子从泥腿子一路爬到京都。
只可惜就是身体不太好,去的太早。
好在他最后为长子娶得了一位优秀的长媳,为应家的后生积蓄了力量。
“我同意窦小白说的,咱们这一路走来虽说伙食不差。
但一路披星戴月加之又受长姐诸多磋磨,如今若连如此小任务都无法完成,那咱们小队成立的意义何在?”
应文秀摸了摸鼻子,也觉得窦小白话比较中肯。
应初夏点点头:“没错,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咱们一定要打个漂亮的仗,回去向长姐交差。”
看着自己和队员们脏乱破的装扮,随即她展颜神秘一笑。
“哼哼哼哼哼,考验咱们做戏的真功夫的时候到了。”
闻言,整个小队成员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为了此次任务他们小队成员可是三日未吃一粒米,未进一滴水。
面色蜡黄,神情萎靡,别说此刻还真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再有身上的衣裳加持下,如今的他们同那真正的难民比起来也是丝毫不差的。
若城门口是恶意为难人的守兵,他们不一定能够成功。
但无忧城还真为百姓做事,竟然允许难民进城避难。
也不知那在乱世中行善举的城主是谁?
今后若有机会还是得膜拜一番这样的大人物,这城主也算乱世楷模了。
总之比他们京都里的杨家皇帝强多了……
小队成员如是想着,他们脚步未停,不过时不时慢下脚步交头接耳,嘀嘀咕咕。
看着他们饿的随时要晕倒却一副不急不缓,时不时还慢下脚步交谈的样子,城门口的守兵都为他们着急。
左边一位长着国字脸的守兵清了清嗓子喊道。
“嗨,嗨,嗨,后面的小娃娃赶紧跟上,干什么呢?还想不想吃饭了?”
应初夏微微捂了捂胸口,哎呀,娘呀,吓死个宝宝了,还以为被发现了,出师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