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菁心里一惊,难道是白日里珠秀的事传到了他耳朵里?
她僵硬地扯了扯嘴角,“什么事都逃不过爷的眼睛,不知道的还以为您有千里眼呢!”
谢司宴没理她,扫视着手里的信笺说道:“宫规可熟读过了?”
他神色郑重,宋菁也不敢嬉皮笑脸。
“回爷,读过了。”
谢司宴放下折子,定定看着她。
“既然读过了,应知道被抓了是什么后果。”
宋菁挺直了胸膛道:“爷放心,小的一人做事一人当,若东窗事发了自不会连累您。”
谢司宴闻言看了她一眼,好半晌没说话。
宋菁见状一颗心不断下沉。
就在她以为读书会可能要夭折时,谢司宴忽然收回了视线。
“行事小心,莫牵连我。”
宋菁猛地抬头看向他,见他神色不变忽地咧着嘴笑了。
“多谢爷!爷您真是深明大义!满宫里都找不出第二个您这样的人物了!”
谢司宴微微皱眉,“少溜须拍马。”
宋菁被训斥也不觉得尴尬,嘿嘿笑着。
谢司宴见不惯她这幅样子,挥手让她退下了。
虽被嫌弃得不轻,但宋菁还是把谢司宴的话听进去了。
在和众人商量后,她把读书会定在了每隔一日的酉时。
这个时辰,众人下值了,宫门还未落锁,虽紧迫,却也是唯一能空出来的工夫。
有了谢司宴的提醒,众人来读书会时便分外小心。
“咱们好像做贼一般。”
李子脱了斗篷,一脸紧张地说道。
“可不是!小乙子胆子小,天天守着屋子,来一个吓得心一颤!”
小乙子被大家调侃的面色发红,却只是不好意思的笑了。
日复一日中,众人读完了《千字文》,识得的字也越来越多。
寒意渐去,白雪消散,紫禁城逐渐露出了本来的样貌。
“你看,外面那棵柳树是不是抽芽了?”
李子靠在窗口,眼巴巴看着庭院里的那棵柳树。
春桃收起绣棚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笑着答道:“是吗?怪不得我觉得这两日有些热了。”
有人道:“你听她胡说,这才什么时节,柳树抽芽早着呢!”
李子闻言忙转过身反驳,“我才没胡说,不信你来看看,前日小宋公公也说她瞧见了!”
春桃柔柔笑道:“可不是嘛,我好似也瞧见了。”
另一个绣娘哈哈一笑,刚要调侃春桃,不远处的珠秀嗤笑一声。
几人闻声看过去,只见她嘴角向下撇着,满脸的不屑。
“不过一个小太监,一个二个的巴结不停,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宝呢!”
李子见状蹭地一下站了起来,“有什么便冲着我来,说什么酸话!”
她还想说什么,却被春桃拉住了袖子。
见她面无表情地朝自己摇摇头,李子小嘴撅得高高的。
珠秀翻了个白眼,“懒得搭理你们这些个眼皮子浅的。”
语毕将手里的绣棚随手一扔,扭着屁股走了。
李子被气个够呛,大步一迈便要去追,却被几人拦下了。
“你们拦我作甚!是她不对!”
“别和她作对了,你们没听说吗?她攀上高枝儿了!也不知是哪个大人,说是要娶她回去做妾呢!”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几人都愣住了。
“给人做妾是高枝儿?娘说过,宁可饿死也不给人做妾。”
李子不信,拽着春桃几人小跑着去了读书会,一连问了好几个人。
有人好奇问道:“可听说是哪个大人?”
李子摇头,倒是小乙子琢磨着道:“她能搭上的能有几个,左不过哪个禁军领队。”
宋菁不置可否,只是招呼众人开始读书。
屋内烛火跳动,众人低声朗诵着今日读的书。
待熟悉后,又开始一一临摹,这是宋菁教他们的法子。
她环视一周,见大家用功得很,心里很是欣慰。
而此时,北中门的长街上,却有一人影疾步而来。
这人提着灯笼,头也不抬地一劲儿往前走。
可半路却突然冲出一个黑影,一把将她按在了暗处的大树上。
“诶呀,你轻点,弄疼我了。”
黑影嘿嘿一笑,搂着女子的腰往自己怀里带去。
“好珠秀,好几日不见,想死我了。”
随着动作,身上的铠甲发出叮叮当当当的声音。
珠秀娇俏地偏过头,躲过他凑过来的嘴唇。
“你可想好了,现下若是亲了便得娶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