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女生耽美>深海古卷> 冻僵的女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冻僵的女孩(1 / 2)

“中国南方这么大范围、长时间的降雪确实带来一定的异常性,从这几天的情况来看,显然,对这种很少出现的比较极端的气候,南方城市的预案考虑得还不够充分、细致、具体……”

启渊哧了一声,望着后坡窗外将要没过窗沿的雪,有些见怪不怪。这些南方人,真是被娇惯坏了。

他从未到过地理意义上长江以南的南方,最南处也不过到大连。

在他的世界观里,南方就是该艳阳高照的,是该郁郁葱葱的,是所有人都穿短袖的,即便路上被雪填满,也该是暖暖和和的。

他所在的地方是黑龙江北部与俄罗斯接壤的山村,电视台里正在报道的南方雪灾图片与村里每年冬天要下的雪大差不差,甚至南方的山林子里树叶子都没掉完,看起来还要比他住的木屋里要更暖和些。

在椅子上躺了一会,启渊总觉得身上裹着寒意。木屋的保暖做得再好,也比不过钢筋水泥的自建房。

去年入秋时他就着手修缮木屋,钉了铁皮挡住木头之间因年久失修本就松垮又被白蚁腐蚀掉的缝隙,仔仔细细从上到下地检查了一圈又一圈,一到了西北风狂吹的时候,还是有风透进来。

不远处的山脚下星星点点的灯光随着他的年岁而增长,他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自己已经看不清从前的家在何处了。

电视两旁的墙边摞着入冬前砍好的柴火和理得整齐的秸秆堆。他各抽了一把出来,先将整把树枝扔进了面前的小火炉里,划了根火柴,将秸秆点燃。

火星崩出炉子,老旧的电视刺啦一声,好似被火星吓到,闪了满屏密密麻麻的雪花,如同屋外的漫天飞雪。

电视是母亲留给启渊的遗产,方方正正的,是母亲第一年去大连打工时买的。三轮车载着它进村的时候,一条红丝带将它四四方方几个面都扎好,到顶上还扎了个秀气的蝴蝶结,风风光光地抬进了家门,像是娶了个新娘子。

母亲遇难后,启渊格外爱惜它,且不说每日都要打开看看它是否还老当益壮,还要用干净的抹布擦擦屏幕,好似电视里放的瓷器收藏家擦瓷瓶,电视机顶上,竟然还盖着一块当年一并从大连带回来的防尘白纱布。

许是树杈上积压着的雪掉落了,压住电视的天线。天还早,虽灰灰蒙蒙的,不过才下午四点,爬到屋顶检查一下也不碍什么事。他就着火炉点了根烟,抽了几口,又将它扔进炉子里。

木门吱呀着向外打开,不到五步的地方,竟然躺着一个人。看起来像是个十五六岁的女孩。

她穿着雪白色的短袖和洗旧的浅蓝色牛仔裤,整个人趴在地上,乌黑的头发四散开来,手臂向前屈伸着,一条金链子缠着她的左手,双臂冻得黑紫。

她的身下流了一地的血,洇进雪里,四散开来,好似雪地里的玫瑰丛。

一部分血与一部分雪水化在一起,像一条细细长长的血管从她的右手食指尖生长出来,那血迹就快要流到木屋的门边。

雪还在下,女孩的白色短袖衬衫融入雪里,手臂与牛仔裤上积了薄薄的一层雪。鬼使神差地,启渊将她扛回了房间。

她看起来匀称,抱起来却很轻,启渊想,挺好,这样就可以省点力气替这个可怜的陌生人收尸了。那条做工一绝的金链子,就算是他给她收尸的报酬。

***

不过这么一小会儿工夫,火炉里的柴火已经被烧了大半。启渊找了些破布扔在火炉边,用脚挪着垫了垫,随意地将她扔上去。风灌进木屋有些冷,启渊便又走到电视机旁抽了几根柴火扔进火炉里。

电视还是沙沙地闪着雪花,他看着有些心烦,捡起躺椅缝隙里的遥控将它关了。

火光映照着女孩的脸,在她苍白的脸上平添了一丝血色,黑长的头发在光下散发着绸缎般的色泽。启渊看着地上的她,轻轻叹了一口气。

启渊绕到屋后的小山坡上,积雪快要没过窗沿,他抡起铁锹使劲拍了拍雪,拍严实了,万一明天开太阳了,雪水不至于沿着窗户的缝隙化进家里来。

窗子旁边杵着一棵老松树,他那年自己搬来的时候就在了,一开始因为太粗砍不动,后来就索性留着用来爬屋顶挂天线了,他就着松树噌噌地爬上了房顶。

拎着天线抖了抖,雪便唰唰地往地上落,电视机似乎是恢复了,他隔着墙听见了电视机里主持人的声音,蔡国庆给大家带来一首《大雪无情人有情》。

他正奇怪--他从来不看新闻联播以外的电视台,现在正在紧急播放南方雪灾,又怎么会开始唱歌呢?

“当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暴雪把南方的土地覆盖--

多少回乡的人们归心似箭--

多少抢险的人们热血澎湃--”

听着歌倒是干劲十足了,身体活动起来也不觉得冷,反而起来一层薄薄的汗。不知道雪到底会下多大,不过既然来都来了,就先把屋顶的积雪铲了再说,铲完还要再去门口把血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