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便一直拖到了现在。
今日刘备忽然想到了此事,便想着一起把婚事办了。
关羽这才反应过来,开口笑道:“兄长若有意,便让坦之一同成亲便是。”
“那就这么定了。”刘备说着,又扭头看向了郭嘉,“奉孝也一起,咱们来个三喜临门!”
闻言,郭嘉当即变了脸色。
“主公,嘉尚且年幼,不如再等……”
刘备笑骂道:“奉孝,你家中现有几房侍妾?”
郭嘉弱弱说道:“这……回主公,只有十一房而已。”
闻言,刘备顿时惊呆了,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目光望着郭嘉。
都纳了十一房侍妾还敢说自己年幼,真是好不要脸!
难不成这十一名侍妾都是为隔壁老王准备的?
“少废话,某说一起成亲就一起成亲!”
刘备气恼道,同时语气中也带了一丝羡慕。
“遵命!”
郭嘉只好拱手应道。
一旁的林朝全程关注着此事,见郭嘉屈服后,不禁面带感叹之色摇了摇头。
居然要与宠臣和侄子同日成婚,还是你刘大耳会玩啊!
但下一刻,刘备便把目光投射了过来。
“子初,某听说你家中也有一女陈氏,乃是当年你那位陈叔父之女,更是自幼与你定下婚约、怎么样,要不趁这个机会也纳入房中?”
刘备光说还不尽兴,下一刻便边起身来到了林朝身旁,附耳小声道:“子初,某知你素来惧内,若不趁这个机会将陈氏收入房中,恐怕以后也不再有机会了。”
闻言,林朝满脸诧异。
这算是吃瓜吃到自己头上了吗?
不过你刘大耳身为一方君主,整天关注这些风言风语,不觉得有失体统吗!
只见林朝正色道:“玄德公,关于朝惧内一事,纯属子虚乌有,还望玄德公莫要听信些市井流言!”
“子初莫要胡说,此事徐州人尽皆知,又如何会是流言。”
刘备赶紧反驳道,好趁机坐实林朝怕老婆之名。
“玄德公……朝确实非惧内之人……”
尽管林朝很认真的在解释,但刘备哪里肯信,只见他一挥袖笑道:“子初莫怕,你若趁着某娶妻时纳了那陈氏,料想弟妹也不会反对。”
好家伙,刘大耳你是铁了心要拉几个垫背的是吧!
“玄德公,朝的确不惧内,此事府中上下都可以作证。”
“莫要多说,某只问你要不要趁机纳了那陈氏?”
“要……”
林朝弱弱答道。
“那此事就这么定了。”
“玄德公英明!”
闻言,刘备仰天大笑,可笑着笑着便忽然脸色一暗,神情低落了下来。
郭嘉注意到了刘备的神色,疑惑道:“主公何事神伤?”
“如今已是年节,万家团聚之时,可翼德却尚在北疆风餐露宿。兄弟本是手足,却要分隔万里之遥,某心中有些担心翼德的安危……”
一提到张飞,不仅刘备神情低落,就连旁边的关羽也顺势放下了酒杯,默默无言。
林朝却笑着拱手道:“翼德有开疆拓土之志,玄德公理应为之欣喜才是。”
“话虽如此,可翼德天性莽撞,虽勇猛过人,却非三军帅才。所以某宁愿他待在身边,也不想他深入北疆苦寒之地,万一有个闪失,悔之晚矣!”
刘备与关张之间的情感,是外人难以理解的,再加上这个时代长兄如父,所以刘备时刻挂念幼弟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这也跟张飞行事莽撞有关系。
换做是关羽远走北疆,刘备绝对不会如此担心。
这就像后世的父母一般,哪个孩子过得不好,便总是多偏爱一些。
其实林朝想说,这个决定是张飞自己的选择,那就得他自己来承担后果。
临行前,林朝曾与张飞有关一次深谈,并将此次北上的利弊剖析了个清清楚楚。谈话进行到最后,林朝却等来了张飞坚定的回答。
大丈夫生于世间,自是要建功立业,哪怕马革裹尸,也不枉男儿七尺之躯!
这是自林朝认识张飞以来,听到的最肯定,也是最认真的话语。
也正因如此,才使林朝下定决心将这个任务交给他。
道理的确是这样,但跟刘备却讲不通。
对于一个关爱弟弟的兄长来说,他只想看见弟弟平安无事,却不想听什么大道理。
所以,林朝只能继续劝道:“辛仲治乃当世大才,有他在旁辅助,翼德必能平安归来,还请玄德公勿虑。”
“但愿如此吧!”
刘备幽幽一叹,目光却望向了外面,好似能透过数千里冰封的北疆,亲眼见到张飞那憨厚的笑脸一般。
……
北疆。
茫茫草原,千里一望无际。
冬日严寒,就连脚下的野草也缩紧了脑袋,屈服于这股寒流之下。
相较于中原的农耕文明来说,北方游牧民族素来居无定所,沿着水草丰茂之处一直放牧,走到哪里便住在哪里。
由于长期忍受严寒和饥饿,导致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