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饭。
爷爷近30岁才娶妻,奶奶是家里偷跑出来的,不知道什么原因和爷爷结婚生下了知夏爸爸还有二姑和三姑。知夏大姑是抱养的,听说是爷爷去漳州找哥哥,在路上的树林里捡到的,比知夏爸爸大三岁。大姑从小能干,十六岁和亲生父母相认。大姑亲生父母的漳州城里的,生了三个女儿,大姑是第四个。她们把大姑接到漳州学裁缝,后面大姑也嫁到漳州,距离亲生父母很近。虽然大姑已经和亲生父母相认,但是也没忘了知夏爷爷,经常帮衬着家里。要么是茶忙季节回来帮忙,要么是托人带东西回来。知夏上辈子青春叛逆期,没有母亲引导,是大姑一天一个电话告诫她如何为人处世,是知夏两辈子最尊敬最亲近的女性长辈。
大姑一回来或者一寄东西,邻居都夸林成枝有个好女儿,林成枝每次听完都是与有荣焉。儿子不争气,大女儿和从小成绩好的孙女为数不多的时候可以让他面上有光。
隔壁伯奶奶是知夏最讨厌的人之一。
口腹蜜剑,两面三刀,经常占知夏家便宜,探听知夏家的事情再添油加醋传扬出去。可以说,知夏家被村里人指指点点,都是拜她所赐。这种人没有任何人品可言,经常颠倒黑白。比如大姑寄回来的东西她凑热闹走过来看,爷爷脸皮薄觉得不给难为情,就给她两个皮蛋。她面笑嘻嘻,客客气气推脱不要,收下后转头就对别人说林成枝经常把不要的坏掉的东西才给她。听说三十多年前她们家修建房屋,爷爷去帮工不小心被房梁上掉下来的木头给砸了。她不仅一点歉意都没有,最后才喊爷爷去吃剩饭,还理直气壮不给结工钱。
也就能欺负老实巴交的知夏爷爷!
知夏小时候还会尊敬她是个长辈,懂事后知道她的骚操作,和她当面撕了好几场。上辈子知夏泼辣麻利,能拐着弯把她骂得狗血淋头,这辈子更不会悚她!现在还没触碰到知夏雷点,知夏也不理她,当作没看见就下小溪洗衣服去了。
知夏洗衣服的时候刘明志站在岸边和她闲聊。
以防村里再传出什么闲言闲语,知夏和刘明志统一口径,就说刘明志是她表舅的儿子,也就是她的哥哥。
上辈子知夏见识到了农村传黄谣的可怕。青春期贪玩,男同学骑摩托车来载她出去玩。等她回来已经演变成她跟男人跑了,甚至一度传出她怀孕,气得漳州的大姑三天两头打电话来敲打她。这也少不了那个伯奶奶的手笔,知夏还是决定找个机会治治她。
知夏还没洗完衣服,就看到奶奶从溪边的小路慢慢往上走。看到这知夏真的要仰天长叹了,也无怪乎知夏家十几年都是村里人的谈资,实在是知夏家的奇葩事真的太多太多了,三天两夜都说不完。
知夏爷爷老实巴交,经常被人占便宜。知夏奶奶霸道计较,一针一线都不肯让,经常和左邻右舍闹得不可开交,颇有老死不相往来的姿态。加上知夏奶奶嫌弃爷爷软弱无能,三天两头在家里破口大骂。两个三观不同的人很难过到一起,在知夏爸爸十几岁甚至更早的时候,知夏奶奶改嫁到隔壁村。对方平时会收茶叶去漳州卖,手头宽裕多了,只是对方的大女儿和知夏奶奶同岁。
对于奶奶,知夏的感官很复杂。
说她心狠,她改嫁之后并没有忘记原配和孩子。90年代中期知夏家没粮食吃,她会让知夏爷爷和妈妈半夜拖着板车去她那里拉稻谷,三天两头关照这边,就连知夏家的石板房都是她出钱砌的,虽然后面每一分都要回去了。知夏记得上辈子回来,奶奶每周都要杀鸡杀鸭让同学带话叫她过去吃,生怕抠门的爷爷不肯买肉,知夏会营养不足。知夏高中的时候她去城里做保姆,一有好东西就攒着带到学校给知夏。
可是说她好,她又对爷爷心狠。一见面就是破口大骂仿佛八字不合。怕爷爷茶季忙不过来会过来帮忙,但是却要工钱。有一次爷爷差了五块钱没给她,她把竹箩筐都砸烂的,还用采茶刀把爷爷划得头破血流。那是为数不多知夏讨厌她的时候。
在知夏心里,奶奶其实是一个雷厉风行很有本事的女人。
上辈子因为便宜老爹出轨,妈妈一度带着知夏和弟弟跑了,跑到了另一个县下面的小山村。所有人都觉得知夏她们三不会回来,只有知夏奶奶一个县一个村的摸过去,花了近一年时间找到了她们。这对于不会说普通话大字不识一个的老人来说多伟大啊。
上辈子知夏考上一中那年暑假,对方老头去世,奶奶就去县城给人当保姆。那会没有手机没有熟人,知夏都不知道她是怎么知道信息并成功就业的,佩服得不行。高三爷爷去世只剩下知夏孤零零一个人,大家劝她回来,奶奶也不舍得知夏读书回来家里一个人都没有,就在宗族长辈的见证下归了家。
上辈子知夏奶奶2012年左右就存了近十九万,这在当时的农村可以建一栋小洋楼。她不识字,钱是存在知夏名下的。只是奶奶好赌,两年时间七要八要拿走了一半。三个姑姑知道后着急得不行,让知夏一分都不能再给。虽然大家不会要她一分钱,可是知夏爸爸不争气,奶奶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