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说的话,应该都是真的,看来陛下真的是将这些百姓放弃了,为了拿到北地的绝对掌控,不惜将北地百姓白白送给北地蛮子,现在蛮子们在关外蠢蠢欲动八成也是知道李成被皇帝锁在京城里,没人能遏制住他们才会选择和大晋硬来的吧。
北地和蜀地不一样,蜀地是尾大不掉,要将这个蛀虫给除掉,慢慢哄着,骗着,等到兵力充足一刀就把烂肉一刀切,北地则是不一样,关外的蛮子可不会那么傻,选择和你慢慢来,不趁着这一次将你打服了,就只能看着你慢慢休养生息了,等到晋朝缓过来,再想等到这种机会就难上加难了。
上一次已经将北地将士杀了几万人,这一次只要镇北军再死几万人,只要没有太大的伤亡,此后十年,蛮子们再南下,晋朝也只能守着打,而不敢反攻。
想到这里李慎顿时惊得一身冷汗下来,想到这里,只感觉陛下真是心狠手辣。
罢了,自己是个监军就干监军该干的事,剩下的自己管不着!
赶了一月的路,李慎就算是年轻人也感觉到累了,索性脱了衣服,上床睡了。
次日一早。
李慎走出营帐,紧了紧身上的棉衣,看着周围有些陌生场景,晃了晃神才发觉已经到了晋朝的最北端镇北关里。
现在虽然已经过了最冷的时候,但镇北关的气温还是冷的要死,李慎突发奇想拿了一壶热水出来,往天上一撒,泼水成冰的场面在李慎眼里出现,砸吧砸吧嘴,惊叹道:“现在怕是有零下二三十度了。”
随着又带着赵明往镇北关里转悠几圈,果然发现了不少昨夜被冻死的流民,李慎看着他们被冻结实的身体,眯了眯眼,现在还没打仗就死人了,想来对方应该也有这种情况,想来对方应该是快受不了了。
这镇北关的人也不知道要安顿好他们,虽是流民但总归是条人命。
“赵千总,你怎么看这个?”李慎脸色好奇,随口向着赵明问去。
赵明毫不在意的说道:“就丢了呗,死了就死了,死一个寻常百姓又挨不着大晋朝,再说了这天底下哪有没冻死人的事发生。”
听着赵明的话,李慎脸色沉默的点了点头,便不再开口。
羽林军敢被皇帝放在京城边上,怕是羽林军从上到下都被洗脑了一遍,就算是执掌羽林军的将领想要造反,下面的军士怕是也不会答应。
“赵千总,将营地里划出一部分出来,专门安置这些人,若是地方不够,就找王言去要。”李慎面色平静,对着赵明说出此话。
“这,…”赵明一副不理解的表情但看见李慎一副毫不反悔的模样,也只能应承道:“喏。”
李成败走之时,死了几万士兵,现在应该还有空地容纳他们,城中应该是有地方。
李慎转悠了一圈,这些人大概有个万人而已,至于这些人的粮食,死了几万人,空出这么多粮食来,李慎不信拿出来养这些流民不够,况且这些流民里真要是有个煽动人心的,镇北关怕是有不小的麻烦起来。
李慎眯着眼,看着周围的一切,深呼了口气,才回了营中。
刚走到营中,就发现一名偏将在营地外等候,见李慎回来,才快步走上前,“李监军,王元帅请您去中军喝点茶。”
李慎瞥了他一眼,“带路吧。”
大帐内。
李慎和王言坐在一起,王言摆了摆手,让手下人都出去。
“公子,您和大帅还是一家人,没必要为了个女人跟大帅闹别扭。”说着还用手,拍了拍李慎的手背。
“那你说,我该怎么办?”李慎喝着茶试探性的问道。
“李家在朝堂上根基不稳,老帅才会让大帅纳了那个王家小姐的,等到您在朝堂上站稳了脚跟,再和大帅一起,还有小公子,这朝堂之上咱们李家也能占据一席之地。”
王言一副殷勤的向着李慎杯中添茶,一边对着李慎笑着,对着李慎诉说着他幻想的结局。
“嗯,但我来此就不是和你说这些的,把那些流民安置好了,我派人数了数这些流民将近一万人,而且每天都在增加,哪怕城中一夜冻死不下百人。”
这时我拿起茶杯,碰了碰王言手中的杯子,说道:“这里面万一有点什么事故在战时你能担得住?”
王言眼神有些冰冷的看着李慎,“公子,这是不打算回来了?”
“那些流民到了打仗之时随便找个理由让他们死就是了,反正都是一些流民也没人替他们申冤。”
听着耳边王言语气果断,李慎心中怒火中烧,面色铁青:“本监军,在北地是检察官,你若一意孤行,我则会向陛下禀明所有事物。”
“你也不想,镇北关里再多出一些年轻人吧。”
王言怒目圆睁,一副气急败坏的模样,喊道:“公子当真背叛大帅!”
“道不同,不相为谋。”
“今日,午时我要看到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