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坡上,再次排排躺下看今年最后一次山野里的星星。
陈衍文:“你们以后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吗?”
南莳一眨不眨地盯着闪烁的星星:“去哪里都可以,只要不在家。”
一时间几人都看着她。
“我…我不喜欢呆在家里而已。”
路清涟好笑地扭回头:“我只想留在羊城,外面太大了,我容易迷路。”
她没有说谎,羊城之外有广阔天地,她去看过了,也留下了一些痕迹,但重来一次她却没有勇气义无反顾地往外冲了。
她更想留在妈妈和外公外婆身边,好好陪着她在乎的所有人。
包括顾海棠。
林笙听了她的话有些意外:“我以为按你的性格,会更想去外面呢。”
没想到会愿意留在羊城。
“也许以前是想的。”路清涟没有否认。
“也是。”林笙突然笑了起来:“开学那会的你和现在的你真的很不一样。”
“有时候我会觉得之前的你是另外一个人,后来圆圆也跟我说过同样的话。”
林笙跟林玉圆是初中一起升上来的同学,比其他人要更熟悉一些。
那时候她和路清涟还不熟,两人在聊天的时候,圆圆在电话中突然说了这句模棱两可的话。
小孩子的感觉果然敏锐。
路清涟转了个身,汗流浃背地扭回了话题:“你呢,你打算去哪?”
她对上顾海棠的眼睛,里面装满了熠熠的星光,比月亮都要亮几分:
“我说过了,你去哪我就在哪。”
南莳和林笙都发出意味不明的轻笑。
“这可是你说的。”她不断凑近,小声咬耳朵。
顾海棠应声,放在口袋中暖和完毕的手在黑夜中准确握住路清涟冷冰冰的小手,等暖意都散得差不多了,再把两人相交的手放进了口袋。
一个小伙伴几乎聊了一整夜,最后都在火车上睡了个四仰八叉,只剩下习惯熬大夜的路清涟发挥自己的看护责任。
不然很有可能他们刚从一座山出来,就要被卖到另外一座山里去了。
等回到家里,路清涟和路妈妈分享了这几天在农村里拍的照片,接着就收拾东西准备上学了。
算算时间,她重回高中生活已经有小半年了,可以着手准备有关自主招生的资料了。
所以开学之后的路清涟很忙,通常在放学之后就不见人影。
甚至连中大的课也要跟着去旁听。
因为这是陈意的要求。
开学的这几天,除了叶班之外的老师们都只是交代了本科的学习要求,大家剩下的时间都在接受来自叶班的数学鞭挞。
到正月十五的时候正好是周六,学校如期组织了超级大型的猜灯谜活动。
这个活动并非强制要求参加,不过大多留在学校住宿的学生都会参加。
而且猜灯谜的正确率达标之后还可以拿到学校发的特制券,凭券就可以去饭堂吃一碗热汤圆。
路清涟时间赶得紧,在仲大听完课之后马上就冲回了紫荆一中。
“这里!”
来参加活动的人比路清涟想得要多,正要打开手机打电话询问几人的位置,就听见圆圆在马路那边喊了一声。
路清涟用力挥手,看着他们站在暖色灯笼下欢快的笑脸,刚才因为上课萦绕在身边的郁气都散了干净。
“等多久了?”
她赶到几人面前。
“等了我一个…哎呦!”
陈衍文的话说到一半就被林笙踩了一脚。
“我们也才刚刚集合。”
路清涟看破不说破,把手里买的点心一一递给了她们:“待会运动量和用脑量可能很大,先吃点补补吧。”
“是东街新开那家店的甜甜圈!”圆圆小心咬了一口,甜得嘴角都收不下来。
学校的灯会是学生会的成员负责举办的。
从校门口开始就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纸质灯笼,往里走全是大小不一的彩色小灯泡。
一个个挂在看不见的鱼线上,就像触手可及的七彩星星。
这算得上是一种变相的校园开放日,一些用了晚饭的学生会带着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一起过来猜灯谜凑热闹。
沉寂的校园活络起来,比夜市还要喧闹几分。
路清涟害怕大家走散,就让几人互相拉着对方的衣角或是书包带子,一个接一个在人群间穿行。
进入灯谜会首先会获得一张卡纸,卡纸上面写了不同的灯谜地点,拿到卡纸的人需要去相应的地点回答问题,正确率达到80%之后就会获得一个可爱的印章。
集齐所有印章之后,就可以到最后面那块小花园换特制券。
这种利用收集心理的方式路清涟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