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卖辣条2(1 / 2)

次日天还未大亮。

麦清就早早吃完饭,背着竹筐,竹筐里放着她自制的辣条。

她特意将竹筐装饰了一番,贴了“辣条”二字,还有一些竹筒做成的一次性杯子和竹签。

她的怀里,还揣着自制的度量容器——刻度碗。

碗里放着一把干净的菜刀,用来平衡重量。

这次的目的地跟一样,还是安溪镇,恰好今日安溪镇有集市。

有了之前积累的客户,很快的小摊聚集了很多人。

一碗辣条15文钱,明码标价。

这个价格,都是他经过市场调查以及考虑到利润制定出来的。

今年雨水少,粮食产量低,大米的价格也是蹭蹭往上涨,一斤大米1两银子。

再加上所消耗的各种香料、调味料,以人工时间成本等等,一碗辣条的成本至少在7-8文钱。

其次,辣条价格略高,一方面是因为安溪镇属于三不管,也不用税收,所以整体上这个镇上的百姓都还挺富裕,用21世纪的话来说,就是小康家庭。另一方面也是想走高端路线,不敢遥望奢侈品,但至少走轻奢也行。

口碑和声誉是做生意的关键。

参考21世纪人的口味,应该麻辣和孜然最受欢迎,今天她带了10斤麻辣和孜然,其余口味和5斤。

但真正卖起来,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收益,麦清也是心惊胆战。

已经去过安溪镇多次,所以这次也是轻车熟路。

到达安溪镇的时候,太阳才刚出地平线。

集市上,摆摊的商贩零零散散还不是很多,除了一些卖包子的早餐摊,其他那些商贩也就刚到,卸货摆摊。

没有固定摊位,谁先占上,就是谁的,有了之前的经验,她特意把一个人流量大的地方。

摊位正对着戏台子,用21世纪的话就是看剧怎么能没有小零食,搁到现在就是看戏怎么能没有辣条。

摊位的旁边分别是卖糖葫芦和玩具的。

卖糖葫芦大叔看到麦清,有些惊讶,麦清的穿着打扮倒不像是出摊卖东西,反而是像来听戏的。

麦清是特意收拾打扮的,她认为要给人视觉上享受,人才能体会到食物的美味。

“姑娘,你也是来摆摊的吗?”

“对的,在您旁边,不介意吧?”麦清点头一笑。

这般漂亮的女子为伴,大叔还巴不得,怎么介意。“都是为了生计嘛。”

卖玩具的女子饶有兴趣地瞅了瞅竹筐,好奇道:“辣条?辣条是做什么?”

“吃的。”麦清指了指竹筐的“辣条”二字:“你们要不要尝尝。”

“辣条?”女子可是从未听过,瞬间提了兴趣。

“怎么描述?非常好吃,我们那里的人都非常喜欢。”

可能是担心害怕,女子点点头,不再说话。

麦清没有桌子,她象征性的用石头垒了四个角,上面放了一片木板,然后再把木框放在上面。

打开框子那一刻,浓郁的香辣气息,向四周缓缓扩散。

“这是什么味道,好香啊!”

低头整理玩具的女子用鼻子嗅了嗅,抬头往四周看了一眼,目光落在麦清的辣条框上。

一旁的卖糖葫芦的大叔,也是在竹筐打开的那一刻,把注意力放在了麦清这边。

卖糖葫芦大叔有些后悔,忍不住开口说道:“姑娘,我能尝尝吗?”

麦清笑道:“可以的,我这辣条可是全国独家配方。”

说着,她用筷子夹起两竹筒递了过去:“叔,您尝尝!”

尝过一口后,大叔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一旁卖玩具的女子,有些后悔。麦清看出来她的意思,给她递了一份。

中年女子连忙推辞:“这怎么好意思呢?”

“这有啥,一份辣条而已。”麦清笑道:“咱们能在一起摆摊,也算是缘分了,以后我想上个洗手间啥的,还指望你们帮我看摊子。”

麦清也是在有意和身边的人搞好关系,毕竟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人情社会,讲究关系。

麦清突然蹦出一句:“我们要实现共赢”

卖糖葫芦的大叔不解,问道:“共赢何意?”

“一种合作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所有的参与者都能从合作中获益,不仅仅是他们自己,而且还有他们的合作伙伴,就像咱们这样。”

“小姑娘年龄不大,能说出如此有格局的话,肯定会有一番作为。”

这个时间点,逛集的人也不多,他们家长里短的聊着。

从中年大叔口中得知,大叔家里有一儿子,正在科考,但每年的结果都是不尽人意。

这不就是21世纪的考公内幕,这个问题无解,麦清同情,但是也无能为力,又弄了一碗辣条给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