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女生耽美>三世忘我> 壹世·二十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壹世·二十章(1 / 3)

又暂缓了几日,看着沈诗筠身体有些好转,一行人决定返回京都。

加上洛云珩这次带来的兵力,起码能保证孔孟安全回京。

临走时,孔孟依依不舍的看着自己多年的经营,直到太守府关上大门,他才转身离去。

沈灏澜看他心有所思,便告诉他。

“太守放心,朝廷已派人在来的路上,定然是位得力之士”。

沈灏澜在家书与奏报上一一描述了这次南阳的奇遇,沈权也觉得应该派一位足智多谋、廉洁清正的人接手南阳。

细细斟酌过后,决定让今年的新科进士来继任此位,他是前太傅的得意门生,为人正直,而且出身寒门,在朝中并没有什么裙带关系。

唯一尊敬的老师,也已经告老还乡。孔孟来接替他老师的位置,他去接替孔孟的位置,也是一个好的因果。

马车到城门时,发现有许多百姓,他们夹道相送。为首的老者上前跪谢,孔孟见状立刻下车,将老者扶起。

“孔太守,这一别不知再见何时,你可莫要忘了我们”。

他语气间都是不舍,老泪纵横,看了着实不忍。

看着前来送他的这些人,孔孟心中五味杂陈,在此处待了半生,真要走了,确实舍不得。

他作揖行礼,冲着这些百姓深深鞠了一躬,他知道,没有南阳的百姓,就没有他孔孟的今天。

可他不知道的是,没有他,也不会有南阳的现在,是他们相互成就了彼此。

沈灏澜下马,站在孔孟身边。这一刻,他清晰的感受到孔孟在南阳的地位与影响力,难怪父皇千方百计都要将他请到京都,好在他没有辜负父皇。

“诸位放心,孔太守是国家栋梁,各位也是我嘉靖子民,我等定不负众望”。

沈灏澜明白,南阳在孔孟的治理下百姓丰衣足食、大家安居乐业。他们无非担心新继任的太守德不配位,更多的也是真心感念孔孟。

可朝廷比南阳更需要这种人才,沈权治国数十载,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内则暗流涌动。

这么多年,沈灏澜在朝堂之上也看得清这些局势。沈权当年力排众议留下前朝重臣,不光是给他们加官封爵,更是处在重要位置,掌握朝堂机要。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有些人却开始蠢蠢欲动,更不可忽略的是,是否有人卧薪尝胆只为给前朝报仇。

尤其是这次,更让沈灏澜明确内心的想法,有人想从内部开始瓦解嘉靖,制造混乱。

又是一步三回头,孔孟上了马车,百姓们让开了出城的路。

“父亲,这孔孟竟有如此影响力,难怪太子要‘三顾茅庐’”。

刚才的事情林翯翀都看在眼里,不得不佩服孔孟为人,能让百姓如此信服。

“就这般人才,陛下怎会让他‘流落’南阳”。

林辅话中表露的是沈权惜才之举,却也不是傻子,能坐在那个位置的上的,心思定然不会简单。

安庆在梁才槊手下默默无闻多年,怎得就这次敢向陛下谏言,又是谁的授意,让他不惜违背梁才槊,他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林辅在朝堂帮腔也不过是顺水推舟,毕竟这嘉靖是沈权的嘉靖,他林辅想要的,不过是百姓安居乐业罢了。

沈权不会让孔孟在南阳独大,更不可能让梁才槊在朝堂一手遮天,唯有让二人相互牵制,才能稳定朝堂。

林辅不语,心思却堪比明镜。

这一路上,沈诗筠还是愿意多说一句话,竹心就在一旁默默陪着。

其实那天沈诗筠醒来后,就可以下床了,她让竹心陪她去了趟阿婆家,她想再去看阿婆一眼。

她身体还有些虚弱,都是竹心一直搀扶,走到巷子门口,却不敢继续走下去。

犹豫了很久,才鼓起勇气,走到门口,空无一人,无人吊唁、无人哭丧,只有一副挽联能让人知道这里有人故去。

她看到院子里欢愉跪在阿婆的棺椁前默默流泪,没有声音,只有一个孤单落寞的背影。

阿婆说过,她的孙女和自己一般大的岁数,见她那日也是姑娘该有的单纯模样,怎料一夜之间就换了一副光景。

沈诗筠不敢上前,看了好一会儿,脚下都站不住了,才被竹心带了回去。

临走时,她又留了许多金银细软在阿婆门前,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做什么,她力所能及的就是留下些钱财,好让欢愉以后的日子过得好些。

走了许久,沈灏澜让马车停下歇息整顿一番,沈诗筠才愿意下来透透气。

她不让人跟着,独自坐在不远处的小溪边,呆呆地看着不远处的风景,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洛云珩想上前却不敢打扰,竹叶还是心存内疚,只敢远远站在一旁守着。

孔书锦倒是心思细腻,上前安慰。

“你伤势如何?”

沈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