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听闻顿时一片欢腾。
隆盛帝将捷报看了又看,然后拍案而起,仰天大笑:“哈哈哈哈!不愧是我王大将军!不负朕之所托!”
陈公公也是喜形于色,他急忙向隆盛锦上添花说道:“恭喜陛下,匈奴之患去矣。”
有大臣上前一步:“此役全在于陛下用人得当!陛下真乃当世明君啊!”
“真乃社稷之兴啊!”
隆盛帝大手一挥:“朕决定在冬至当天举办庆功宴,众爱卿意下如何?”
大臣中当即有人附和:“有此大捷必须举办庆功宴!一来为了庆祝,二来也让大家坚定信心,相信我朝完全有战胜匈奴的实力!”
“是啊!是啊!”
“必须庆功!”
……
“陛下,王将军还捎来一封信。”侍卫将一封信托在手上递了过去。
“哦?”隆盛帝从陈公公手中接过信打开来看,脸上原本绽开的笑容慢慢消失了。
“皇上?”陈公公轻声唤了一声。
底下的文武大臣看着皇帝阴晴不定的脸色,渐渐开始变得鸦雀无声。
“陈正,我问你,朕的公主里面还有待字闺中的吗?”
“这个……”自己的女儿都不清楚,竟然来问我!陈公公心中嘀咕,不过他也是习惯了,回道:“皇上您有四位公主,其中三位都已成婚,还有静宜公主只有八岁,尚未及笄。”
“嗯。”隆盛帝若有所思的嗯了一下,然后对着大臣们说道:“此次王将军能剿灭浑邪,主和派末屠厥功甚伟。末屠早有与我们结盟之意。前次他曾带领使团欲来访我朝,岂料在途中遭遇意外,所以来京之行才被耽搁。王将军在信中说末屠有意再次来京与我们商议结盟一事。而他们此次前来意义更为重大。王将军提议给予末屠厚赏以安其心。若能从宫中选一女子封为公主然后与之联姻,如此可以定可安抚末屠,令边境黎民无干戈之忧矣。诸位爱卿怎么看啊?”
文武百官顿时又是人声鼎沸,议论纷纷。
有人回禀:“臣以为这还要看皇上的意思。王将军既然说了选个宫女即可,也不是要真的公主,以臣看来,倒也不算过分。”
另一个大臣站出来道:“陛下,臣附议。”
“只要不是真公主也无妨。”
隆盛帝无视大家的议论,喃喃自语:“选个宫女……。这末屠也不是泛泛之辈,在草原上他的呼声与浑邪不相上下。浑邪已经战败,末屠在各派中的威望一定是水涨船高。而且,他一直主张与我们友好互利,也有心归附朝廷,这样的盟友,我们总不能随便选个宫女封为公主来糊弄他。”
想到这里,他抬起头来望着大臣们,说道:“末屠对我朝意义重大,众爱卿认为选个宫女封为公主嫁给末屠可以吗?”
众臣交换眼神:“那……陛下的意思是?”
这时,一个人走出众臣之列说道:“王将军身在边境,了解末屠的意思,既然他是这样说的,那么我们就不妨这样做。匈奴穷山恶水,环境恶劣。嫁个宫女过去已经是对他们的莫大恩惠,难道还真要嫁公主过去不成?”
隆盛帝想了想,不打算再就这个议题讨论下去,于是他挥挥手: “今日就这样吧,先准备庆功宴,和亲的事以后再议,退朝!”
众臣跪安,退下。
退了朝,隆盛帝来到文华殿内。
他退去朝服,缓缓问道:“陈正啊!我问你,和亲一事,除了公主,你看各个王爷、公主的女儿里有没有合适的?”
陈公公心中咯噔一下。“这个……”。他沉默了。这他哪敢说啊!皇帝难道是想从这些人的女儿里面选一个嫁到匈奴?他心中的小算盘拨的噼哩啪啦直响。这种得罪人的事他可不能说,皇上您自己想去吧!这样想着他就说道:“皇上!王爷们的女儿,奴才也不了解啊!”
隆盛帝笑了笑,脸色又阴沉下来。此时他想起一个大臣,正是他方才在朝上极力支持打发一个宫女去匈奴和亲,那人正是驸马沈砚清。
想到这隆盛帝问道:“陈正啊!静和公主和沈砚清是不是有个女儿?他们的女儿多大了?”
陈公公的脸骤然变色。 “皇上,这个奴才可是真不知道。”
隆盛帝沉吟道:“他们的女儿是不是曾经被朕封为郡主啊?你去!让沈大人来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