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惑蜷缩在她的地缝里。
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太阳、月亮和星星。
她再也没有不要出去,再也没有理由出去。
这里无论怎么呼喊都不会得到回应,这里是无人之境,这里绝对安全。
没错,安全。她的地缝是绝对安全的堡垒。
这就是她想要的。
荧惑侧身,将脸颊贴上地缝内层,就和她千百次所做的那样。这里温暖,就仿佛祖母在用手抚摸她的脸颊。
她所需要的一切都在这里。
安全、温暖,还有……爱。
所以就让她躲藏在这里吧。
她不光明不勇敢,她怯懦迟钝又笨拙,无法站在阳光下,无法立在人群中。
所以就允许她这样卑劣的人离开吧。就让她在黑暗的地方度过一生吧,她只要能够躲起来就好。
在黑暗中,荧惑的双手紧紧攥住地缝。
死后不知道还能否进入天堂。即使是坠入地狱,她也要携带着她的地缝一起。
将灵魂镶嵌在天堂或地狱的缝隙里。
……
在这个黑暗的缝隙里,时间已经失去了意义。
不知度过了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某日,荧惑正在地缝里整理她囤积的食物和药水。却无意听见地缝外熟悉的声音。
一种知识,只要不复习就会退步。
即使那种知识是情绪。
而多日躲在地缝的绝对安全,已经让荧惑对恐惧与威胁迟钝了许多。
惊喜冲破一切,在她意识到自己这么做了之前,她已经很自然地悄悄掀开一点地缝,露出一点眼睛。
她发现她的地缝正镶嵌在一枚贝壳的缝隙中。
钻进地缝之前,她只是随意地将地缝镶嵌到随便一个石头的裂缝里。或许是大风季节让石头掉落河流,河流又汇聚海洋,她的地缝因缘接触到某只贝壳,所以现在藏到了贝壳里。
世界在变动,地缝随着世界飘摇也是常事。
荧惑并未在意这些,令她兴奋的事是:她竟然听见了青年的声音。
青年变得成熟了许多,皮肤在岁月与日光的洗礼下也黝黑了许多,他正与两三好友共同在世界上行走。
几个好朋友的眼睛中露出和他一样的光。
他们是同类。
荧惑的脑袋中瞬间弹出这句话。
看来当时,青年并未走入无人的小径,也并未在第一条路上跟随大部队行走太远。他在部队中找到了同类,并商议一同脱离大部队,相互结伴前往世界的尽头。
当大部队预备迈入繁华的都市时,他们很自然的脱离队伍,他们跟随着风的方向继续向远方探索,在路上又遇到了其他志同道合的人。
今天,青年和好友游历的地方恰好离青年的家乡不远,他想要回家看看。几个好友早就听说最智慧的人的大名,也想要前往拜访。
大家一拍即合。知道最智慧的人喜欢看书,于是大伙儿选取了在世界各地搜寻的书籍,把最喜欢的页码用书签标记,一同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最智慧的人。
青年翻开一页书籍,用刚捡来的贝壳作为书签,夹到里面,书合起来,厚厚的一大本。
刚刚才从地缝里探出脑袋,头顶就忽然被盖上黑暗。
荧惑:???
被盖在厚重的书页里,荧惑挣扎了一下,没有用。
贝壳被书页拥在中间,挤挤攘攘的,荧惑找不到两全其美的办法,让她既可以留在地缝里,同时又可以从书本中脱身。
没有办法了,只好暂时缩回地缝,等待有人翻开这本书,等待有人拿出这只书签。
荧惑无法脱身,只好暂时跟着青年一同游行,共同回到了最智慧人的家。
到处都是葡萄的香味,大概是夏季吧。
紫色的沉甸甸从架子上坠落,简直熟的太过头,荧惑的地缝里都是葡萄的香气。
看见归来的青年,最智慧的人笑太爽朗,甚至剧烈地咳嗽起来。
好友好奇地围绕在最智慧的人身边,他们席地而坐,叽叽喳喳地问问题,献宝似的掏出从各地收集的书籍。
最智慧的人好高兴看见这群青年。
他们一群人谈话到夜晚也不嫌累,他们谈天扯地,话题无拘无束。
话语之中提到神明。
据说神明长大了,现在温和有礼,是一名仁慈的君主。
他的光芒照耀所有黑暗,只要真心向他祈祷,只要真心信奉他。他就会拯救人类于困顿之中。
他拯救了多少干旱的田地,阻止了多少无谓的战争。他安慰海洋,多少渔民露出笑脸,他弥合缝隙,多少怨偶重新相爱。
……
直到破晓,又一阵剧烈的咳嗽打碎了黎明,打断了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