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安苒是傍晚得到消息的,当时安阳和安宜两位长公主已经闹到御前去了。
此事毕竟是安宜做的不对,但安宜却说,是因为安阳最近太出风头了,这才想着闹一闹她的,都是姐妹之间的小事,皇上若是重罚,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
安宜向来是这个性子,这样做倒也是附和他的性格,但安阳却是不乐意了,闹来闹去,直闹得皇上头都要炸了。
其实这事吧,说大也不算大,毕竟没有真的出事,更何况受到些许伤害的安苒,若是真的伤到安阳了,那这事自然不能轻易的了了。
最起码太后那便消停不了,但如今安阳不是没事吗,所以皇上便想着委屈委屈安苒了。
于是便仍然顶着安阳不满意的眼神只是禁足了安宜一个月,又对安苒多加封赏,这事便算是圆过去了。
安苒自然晓得自己的分量,纵然再怎么不乐意,但还是笑着接受了上边的处置。
安阳出了宫便直奔安苒这,她甚至比安苒这个受害者还要气愤。
安阳,“皇兄总是这样,□□,□□,难不成我们的委屈便要白受了吗!”
安苒心里也不得劲,但还是劝慰道,“皇上也是有皇上的难处,总归皇上还是向着你的。”
最终还是安苒劝了安阳好一会,这才使得安阳不生气了,不过安阳许是觉得安苒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才糟了这么一遭,所以对安苒很是愧疚。
安苒却道,“好了,别摆这幅脸色给我看了,你之前也帮了我这么多,难不成都是假的吗,咱们之间的关系,何必分的这么清。”
最后好说歹说的才将安阳劝回了公主府。
又将一直关心她的阿宝哄了回去,这才松了一口气。
此时折腾了一天的安苒也终于有机会好好思考思考今日的事情了。
她想起今日回府之后,凌师傅和她说的那些说,凌师傅说那个叫周荀的人确实有几分能耐,查事情很快,但就是因为查的太快,太顺利了,总感觉有些不对的地方。
但如今安宜长公主已经承认了是她自己的做的了,那就说明查的确实没有问题。
香茴给安苒端了一碗安神汤上来,不管这事情如何,姑娘今日确实是受惊了,这药还是赶紧喝了比较好,不然说不定今日晚上便会惊夜了。
安苒接过安神汤直接喝下,这才道,“我这心里总感觉有些不对付,这安宜长公主的人怎么会这么轻易的便认错了人,将那香气带到了我身上呢?”
香茴也跟着道,“确实有些蹊跷,但安宜长公主都承认了,想来是中间有些环节出差错了吧,您也别想这些了,反正这事情都盖棺定论了,今日有些晚了,按照安阳长公主说的,明日估计宫内,郡王府,还有安宜长公主府都会派人来的。”
安苒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香茴说的对,明日还得早起呢。
四皇子府内,周荀却安静的坐在书房内,端着茶盏垂眸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外边还传来说话声,听声音是四皇子的哪位侍妾来给四皇子送补品,被四皇子的身边人给挡了回去。
四皇子凝神将大字写完,又净了手,这才坐到了周荀身边也喝起了茶。
周荀看了他一眼,这才说道,“您今日做的有些过了,若不是我也在场,这事说不定便查到您身上去了。”
四皇子却轻轻的笑了笑,“不会的,就是因为有你在,我这才出手的,更何况这本就是安宜的手段,本皇子也不过是在其中参与了一点而已。”
说到这,四皇子的语气中也带了一些试探与揶揄,“先前在郊外的庄子上的时候,便觉得你和那位安平县主有些不同,今日便借着安宜姑姑的手试了试,果然没让本皇子失望啊。”
周荀叹口气,便道,“殿下果然敏锐,您也知道当年我家发生的灾害,我的家人便是在那时全部去世的,当时恰巧县主与徐三爷游历到那,”
说到这,周荀顿了一下,这才接着道,“他们帮了我许多,后来徐三爷去世,县主独自带着孩子,我见了便多了几分关心。”
四皇子闻言颇觉有趣,“哦,原来他们夫妻俩是茂瑜的恩人啊,怪不得你对县主另眼相待呢。茂瑜可是心悦县主?若是如此,本皇子倒是可以帮一帮你。”
周荀却认真的摇了摇头,“我虽感激县主,但县主对徐三爷用情至深,更使茂瑜深深佩服,所以茂瑜并无他想,更何况,如今茂瑜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辅助您完成大业,其他的都并不重要。”
四皇子不知道信不信周荀的话,但总归脸上带了些笑容出来。
安平县主其实并不算重要,但周荀若是因为安平县主做了什么事情,那便不好了。
四皇子,“茂瑜果然是君子,本皇子得茂瑜这样的人才,实乃我之幸事。”
周荀当即拱手道,“能得殿下赏识,属下定当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