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女生耽美>提刑官的幕僚> 第 3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 章(2 / 3)

“老爷的四肢和口鼻,可有伤痕?”

宋慈忍住异味,将头颅凑近父亲的尸体,看了又看,道:“我没有看到明显的伤痕。”

“这就意味着,”老孟点拨道,“老爷死前没有发生打斗和挣扎,也就可以排除被人捂死。”

老孟不仅是追随了宋巩数十年的仆人,更是他最得力的幕僚。宋提刑外出办案,就会尽量带上老孟,因为他不能像其他同行那样培养自己的儿子。

宋慈听了一线办案人员的专业分析,似乎还不死心,颇有无理搅三分的意图。

“难道就不能是另一种情况,”宋慈说道,“凶手用一枚长针什么的,针尖沾上某种旷世奇毒,然后朝我父亲一刺,他老就立即心梗了。事后,尸体上也不容易找到那细小的针眼。”

老孟听了,抬眼直勾勾看向他,觉得少爷的神智可能有些不清楚了。

一旁的宋母更是哽咽道:“慈儿,你都胡说些什么啊?我看验尸就到此为止吧!真是越验越离谱了!”

宋慈也觉得自己异想天开了,将宋巩的圆领官袍重新系好,然后跟老孟协力将棺材盖复位。

就在宋慈走向灵堂外门,想将专业殡葬团队重新请进来的时候,老孟突然发话了。

“少爷,”这位提刑官的幕僚从容说道,“其实老奴也不知道,世上究竟有没有你说的那种‘旷世奇毒’,针尖沾上,刺入人体就能造成心梗猝死。”

“但是,”他看着宋慈的眼睛,“老爷生前的办案笔记,老奴全都收集起来了,连同老爷的其他物件,一并放在少爷您的书房里了。少爷不妨抽时间翻阅一下,肯定会大有收获。”

……

宋慈到家的第二日,宋老爷的灵柩就赶趟儿似地出殡下葬了。墓地就在村口的山坡上,墓碑是朝廷御赐的,“大宋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宋公之墓”,倒也算给宋巩的人生画上了个完整的句号。

忙碌了一整天,一身疲惫的宋慈回到自己的房间,一屁股瘫在书桌前那张宽敞舒适的椅子上。一千年后,人们会把他这种坐姿称为“葛优躺”。但宋慈现在还不知道这个说法——暂时还不知道。

从昨晚起,宋慈就把老孟递过来的整整十大本笔记摆在自己的案头上。早在北宋时,线装书就已经普及了,再也不用卷轴作为书籍形式了。无论是阅读、批注还是书写,线装书不知道比卷轴方便多少。

不过,阅读方式的便利并不意味着书籍内容的易懂。事实上,昨天晚上,宋慈就是看着先父的探案记录,在书桌前睡过去的。对于他这样一个熟读四书五经的今科进士来说,一名提刑官的笔记,包含了大量的刑侦和法医知识,仍然如同天书般难以理解。

似乎是想换换脑子,宋慈便摆弄起老孟呈上来的另一样东西,同样是宋老爷的遗物:他从山火现场收集到的证物。

其实具体说,是王堂村和谢堂村两村的村正向宋提刑呈上来的证物。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接到上报,说当月十五日夜,辖下虔州某处山林突发大火。因为这片山地是王堂村和谢堂村共管的,两村的村正立即带着乡丁们赶到火场,迅速用工具制造了一大圈隔离带,到早上就将明火完全扑灭了。最终,只留下一片冒着青烟的山坡。

当晚并没有打雷,而且潮湿的夏季也不是树木自燃的高发季,故而当时人们就怀疑是有人恶意纵火。就在过火的山脚下,捡到了若干可疑的物件,人为纵火的可能性就提高了。

江南西路境内到处都是密林。提点刑狱公事对于山野纵火案向来是高度重视的。接到上报,宋巩便带队连夜赶到王堂村和谢堂村,第一时间收纳了村民在现场捡到的物件。宋巩先派老孟将证物送回衙门,然后独自留在火场勘察,一直到夜里都没有回村。村正便赶到现场查看,见宋提刑的坐骑马匹还拴在树上,而宋公本人却倒在地上,浑身发紫,脉搏全无了!

夏虫在青纱帐外闹个不停,宋慈继续“葛优瘫”在椅子上,脑子却如陀螺般转得飞快。

“假如父亲是被纵火犯用某种手段杀害的,”他尝试着用一个自然人的常理分析案子,“那么杀人动机是什么呢?难道是阻止他老人家继续勘察现场,但是就算父亲死了,继任的提刑官还是会继续追查纵火案啊!”

“父亲独自留在火场,”宋慈继续寻思,“身旁带来了一匹良马,是用来骑行和驮一些随身行李的。假如歹人想翻查父亲的随身行李,那么他就有足够的动机杀人灭口,然后才能从容不迫地翻查行李。”

“歹人若是要翻查父亲的行李,”宋慈继续分析,“究竟是要找什么?那只能是火起当晚,救火乡丁在山脚下捡拾到的物件了。”

想到这里,他从椅子上起身,走到书房的一脚,蹲下解开了一个脏兮兮的布口袋,露出了老孟打包带回来的火场证物:

几根呈弧度的铁杆,几片类似于彩色琉璃的碴子,以及一块状况完好的“活字板”,一千个字模一行行排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