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79 章(2 / 3)

的工作岗位。

家里能给陆曼曼安排广播员这么好的工作岗位,在他们看来,的确是完全没有继续读下去的必要了。

不仅能早挣三年的工资,而且以后工龄长,退休金也更多。

原主高中肄业,也是为了接替父亲的班进厂工作。因为你要是不接班,缺的岗位就被别人顶了。以后你再想进厂,未必能有岗位。或者有岗位,人情已经凉了,也未必会给你。

可惜她进去了却坚持不下来,还是放弃了那个岗位,选择了婚姻。

但乔薇万分庆幸。

真要是穿越过来发现自己在工厂干活,又苦又累,可不只乔薇薇扛不住,乔薇估计自己也是扛不住的。

因为乔薇代陆曼曼写稿,继从“乔薇”变成“薇薇”之后,她现在进化成“薇姐”了。

陆曼曼见天地带些零食来,悄悄塞给她。

很多是供销社根本没有卖的。

她悄悄地给,乔薇悄悄地收。

只要广播按时播,陆站长也不管稿子到底是谁写的。

而且乔薇写的质量也比以

前的更好。()

她会适度用一些更好更精准的词汇,描述得更栩栩如生,煽动得更热血沸腾。

?本作者袖侧提醒您最全的《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尽在[],域名[(()

但又不卖弄文采,让人觉得有文化的同时,不会觉得听不懂。

广播站工作出成绩,陆站长、谢科长在领导跟前都有脸。

老家属区兴起了一股子刷大白的热潮。家家户户都刷起来。

这事很快被军区领导知道了。

老区不比军属大院,房子和设施都是新的。老区一向有破旧感。谁都想住红砖大瓦房,但资源有限,有人住进去了,有人被留下。

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许多住老区的家属难免有怨言。

领导在会上表扬了这股刷大白的风气,认为是讲卫生、精神面貌昂扬的表现。

的确,人就是得对生活有期盼,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经营自己的生活。

把房子刷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像新的一样,老区家属们的怨气也能小一点。

领导表扬了,后勤主管的人一拍脑门,安排人把老区房子面街道的这一面的墙也都刷了。

正如乔薇所担心的那样。

他们把很多人家的院墙外壁刷白了之后,往上刷红色的大标语了。

乔薇家的院墙外侧也被刷白并刷了红色的大标语。

乔薇从院墙外侧被刷白就预感不好,果然不好的预感应验了。

隔一天再下班回来,白墙干透了,红标语已经刷上了。

乔薇叉着腰看着自家院门两侧——

左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右边: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乔薇:“……”

赵团长家院墙外面是:我们一定要解放tai湾!

马团长家院墙外面是:中国人民不是好惹的!

薛营长家院墙外面是:用毛XX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

这是没有办法的。

一是因为时代风气就是这样。

另一个则是因为他们现在住的房子都是部队的不动产,并不属于他们个人。只是家属宿舍罢了。

幸好只是刷院墙外面,院子里面没有,还不至于太难受。

而且并没有人觉得不好。

杨大姐甚至觉得,白墙显得干净,红字又吉利,真是又干净又吉利,多好呀。巷弄这么一整,都显得整齐多了。

乔薇:“……”

别说,乔薇左看右看,看多了之后居然觉得自家院外这两句话,很有点霸气侧漏的感觉。

还挺适合严磊的。

轰轰烈烈的灭蚊运动结束后,乔薇却忽然受到了表扬。

原来是市里征集这次灭蚊的宣传稿做评选,她写的一篇稿子被谢科长呈到县宣委去了,县宣委又给送到市宣委去了。

这篇稿子里,乔薇从灭蚊说起,着眼点是人民的集体性、服从性和凝结力。后面上价值升华,从灭蚊总结出了马团长家院墙外面——中国人民不是好惹的,然后继续升华,又引申出了赵团长家院墙外面——我们一定要解放tai湾!

市里领导给的批语是:以小见大,心系国疆。

领导给身边人说:“这撰稿的同志格局大。”

这篇稿子市里广播了,县里转播了市广播,镇上又转播了县广播。

镇民们嗑着瓜子,奇怪道:“这个不是上周播过了吗?”

这是广播站的拖稿大法。无事发生的时候,一篇稿子可以播一个礼拜,每天重复播。

连听广播都成了镇民的娱乐活动之一,所以对这个规律很清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