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云二人选了靠近灵泉之井的八卦中心位的房舍。原因无他:来回近,且取水方便。
张彪在安顿好二人后,临走又叮嘱了一番,
“好好休息,明天别忘了自己的杂务。不干的话。搞可要扣月俸的。对了,九五二七,你砍柴别去西边那座青龙峰。
去旁边的落雁峰。青龙峰那鸟地方,听以前的师兄说,那鸟地方有古怪!别忘了!好了,言尽于此,我走了。”,张彪见状一甩长袖,手里掐诀,一把飞剑凭空出现脚下,
此时一位身材曼妙的女弟子提着一桶衣物缓缓经过。
张彪回头见这位女弟子看着他,有心显摆刚学会的御剑术,。便学着门内长老的模样,双手负于身后潇洒的长啸一声“剑起!”
但见张彪脚下飞剑一阵嗡鸣抖动,随后冲天而去,“哎呀”
张彪一个猝不及防,摔了个跟头,
“师兄,您这跟斗剑有点意思。”萧贵强忍笑意,见张彪眼冷横看过来,忙上前帮忙扶起张彪。
那位女修士“噗嗤”一声娇笑,提着木桶扭着腰走了。
张彪 一张脸涨的通红,干咳两声,收敛心神,慢腾腾的掐诀念咒,这次总算稳稳的驾剑离去了。
“对了,九五三七,你喂养灵兽时候,有不懂的就来问我。”
九五三七是萧贵的腰牌号。
萧贵抬眼望了望已远去的张彪。大声回道:“谢谢师兄。”
两人回到屋内已是午牌时分,各自收拾好床铺衣柜。萧贵突然一拍脑门:“哎呀,二毛哥,咱忘记问师兄,吃饭在哪吃了。”
萧云一愣神,对了,确实没问。便揶道:“听村里三爷爷说,仙人都是餐风饮露的,我们是不是也要学着喝西北风吃清蒸露珠?”
萧贵闻言顿时傻眼了。
“要是当仙人只能喝西北风,那我宁愿不当了。我想吃烧鹅。”
就在两人为吃饭问题发愁时,一个约莫二十出头的灰衣青年拿着一大块烤鱼6摇头晃脑悠哉悠哉走了进来:
“听说今天张扒皮新领来几个师弟,就是你们吗?你们好,我叫王东。大家认识一下。以后好有个照应。”
张扒皮便是张彪,因他想法设法的榨取外门弟子钱财。因此弟子们给他取了这么绰号。倒也名副其实。
“我叫萧云,这是我族兄,萧贵”萧云点点头,指了指正坐在床边愁眉不展的萧贵。
“萧贵兄似乎有心事,是不是为晚饭发愁?”王东温和笑道。
“对!对”萧贵仿佛找到了救星,忙抓住王东的袍服,连声问道:“王师兄好,敢问宗门厨房在哪?”
“哈哈”王东大笑道:“
我之前也和你一样。第一天刘就为吃的愁了半天,后来才知道。宗门内是一个月发一次辟谷丹的,一次发三粒,一粒可保十多天不饿。”
见萧贵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手里的烤鱼,王东又接着道:“但我们外门弟子。都是进宗门不久的,还未能全戒口腹之欲。
于是外门弟子自发造了个厨房,若得空就自己在山间钓鱼捕兽,自烹自食,仙山野味纯,倒也甚得其乐。
我今天抓了不少野鲫鱼,厨房还有,我去拿来给你们,你们今天吃了,明天记得去找张师兄领取辟谷丹。到时候就不用吃饭了,要是想吃便自己抽空抓鱼捕兽来吃。”
王东解释完,便领着两人去了厨房,只见是一间靠着青瓦房造的黄土屋,小小一间房,却开着三个窗。侧面支着个大大的烟囱。此时正不停的往外冒出袅袅炊烟。
几人进了屋,见屋内乌烟瘴气。屋内一个土灶台,有个少女在那炒菜。
灶台边,几个青年正手忙脚乱的生着一堆碳火,旁边一个架子,上面用竹棍串着十几条烤鱼和半只野兔。
烤鱼的香味在屋内弥漫,一位瘦削青年一边大口嚼着烤的金黄的烤鱼,一边取些细盐往架子上的烤鱼上面撒。时不时还望火盆里吹两口气,生怕炭火黑了,乌烟瘴气正却从这儿弥漫出来。
“小六,别吹了,看屋里这烟,把小五都熏哭了要。”王东挥手驱散烟气,埋怨道。
瘦削青年露出无辜的表情,道:“王哥,你有所不知,这天冷,炭薄黑的就快。炭一黑,鱼就半生不熟。再烤也不对味了。”
王东知道这小六老家就是城里开饭店的,人家从小耳濡目染,厨艺自然不是他们能比的,因此也不多说,就帮萧云两位新人介绍了一遍。
“你们也是青牛镇人,我家也是。镇上的临江酒楼。就是我家开的。下次去那报我的名字,让我爹请你们吃正宗的松江鲈鱼脍。”
小六腾出个位置,咧嘴一笑:
“来,没吃饭吧,这里有吃的,随便吃。哦对了,我叫严浩。号牌是九五二六,师兄弟们叫的顺口,都叫我小六。你们也叫我小六把吧,我是上个月下旬来的。如今刚好一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