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酒水,李世民打了一个酒嗝。
小厮饭菜也上齐了,李世民问道:“老夫问你,你们一个月给李正上交多少租钱?”
小厮想了想说道:“咱们掌柜说一个月三千贯。”
“那也不少。”
“确实不少,不过我们一个月挣一万贯。”小厮脸上带着笑容,“还是我们程小爷和泾阳县侯是兄弟之交,给了这个位置,不然怕是连个位置都拿不下,这地段抢手着呢。”
“一个月一万贯啊。”杜如晦感慨。
“也不错,长安的酒肆估计一个月也就这么多。”房玄龄说道。
喝了酒,填饱了肚子。
李世民和房杜三人离开这里。
发现这里竟然还有卖冰的。
还有卖辣椒的,青菜的。
还有买棉服的。
竟然连猪肉都拿出来卖。
还有鸡蛋……
见状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感情李正建了这条路,把他的东西都拿出来卖了。
李世民心中暗暗想着,李正绝对是赚的,这小子不会做亏本生意。
暗自咬牙,李世民心里盘算着。
这个李正口口声声说着修路,原来都是等在这里呢。
他知道自己的路修得好,只要有人路过就有生意做,可以把他村子里的东西自己卖出去。
不用经过别人的手,更不用在长安卖。
地就是他的。
人也是他的。
货也是他的。
只要这条路一直有人走,一直有人路过,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生意。
偏偏这条路还修得这么好!
他就是盘算着官道年久失修,趁着这个机会他自己修一条路,来给他做生意。
一切都是为他挣钱。
李世民对房杜两人说道:“你们说李正做生意的手段,到底到了何种境界。”
房玄龄叹息说道:“李正修路花了大把的钱,很多人都以为李正修路只是修路,寻常人看路只是路,可到了李正手里,修路又是一种做生意的契机。”
“目光长远,人们只是看到修路前,李正看到的是修路后,熟不知多一条路,可以带动这么多生意,旁人所不能及。”
杜如晦也是感慨,“刚刚数了数,这里一共六百七十一个铺子,沿途还有很多小摊,除了从长安出来的商户,更多的是泾阳村民自己在这里开设的商铺,若是李正修路花了二十万贯,大唐三十税一来算,这条路上的所有商户一个月所得九万贯,李正抽一成一个月就是九千贯。”
房玄龄又说道:“这笔账不是这么算,这其中还有李正自己村子里的东西,有些东西的本钱可能更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