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阿Q,通俗一些比如琼瑶阿姨的各类女主男主,上至正统文学下至地摊读物都是这样。
找几个经典文学,就角色的不完美性,故事的不公正性随便聊几句?大家有兴趣就当今晚作话一起讲讲这几本经典嘛~
先说张爱玲《半生缘》,女主自私到要把亲妹妹当作挽留丈夫的工具,几乎毁了她妹妹的一生,“渣”吗?“坏”吗?对那样一个受过教育有自己的追求的妹妹,公平吗?答案都是否定的。但作者是想让你看到父权社会的残酷,女性在当时那样“生不出孩子就有罪”的思想压迫下如何自己也变得扭曲狰狞,而后酿成一个个悲剧。
再说李碧华《霸王别姬》,程蝶衣为了救段小楼愿意去给当时侵略着他们的军阀唱戏,遭到了段小楼的唾弃,可要拿家国情怀来衡量这个角色的价值吗?那个故事想表达的是普通人在社会剧烈变当中如浮萍一样可怜的一生啊。程蝶衣在段小楼的怒骂下,曾悲愤地解释说“那个青木是懂个戏的!”他太想救喜爱的人,愿意给尊重他喜爱的文化的人唱戏,他不是英雄角色,对于程蝶衣那样一个卑微的戏子,他真正的生活从来就是无望的,是被“阉割”过的,是“下九流”的,于是他一生都活在戏里,他固然是有错,可是这确实成就了一个“戏痴”,“情痴”的形象,让人很唏嘘。不是法制栏目,它或许无法达到很多人想要的“爽”,“舒服”,“公正”。人物不需要“完美”,便也谈不上“洗白”,有时甚至是畸形的,最典型的就是《雷雨》。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一谈起《雷雨》就说这是乱/伦文,却不提其中饱含的为封建社会腐朽沉痛而流下的热泪。
里的人物他们当然可以犯错,可以不完美,奸诈忠厚,善良邪恶,亦善亦邪,多情深情,温柔狠戾,都应该是自由的,正因这样千般性格万般面孔,才能碰装出一个个迥然不同的故事。人物若是做错了,便会有故事的悲剧性(没说会be不要误会),会有悲剧桥段,会有痛苦,也许会有惩罚,而那些痛苦和悲剧已经表达了善良与正确的意义。
写善良和伟大并不一定要是一个模子的,你可以写“他很善良,他很伟大”,也该我容许写“那个一直欺凌百姓的土匪最后拿起了枪,死在了与入侵者的斗争中,身后是他的家乡”吧?
写勇敢,你可以写“他勇敢极了”,也该容许我去写“他是个懦夫孱孙,他连去前线都是被逼的,吓得尿了裤子,还做过几次逃兵,但现在他怀里有一封信,他也想学牺牲的老连长写一句‘儿今一去,便是死别’,他觉得这句话似乎能给他颤得拿不稳枪的手一点力量”,是吧?
《活着》我看完都怀疑人生了,真他妈是主角身边一个一个人都死绝,有一点希望就又给你掐灭,有一点希望就又给你掐灭,会很想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可是这个问题作者已经在标题就给了我们答案了——《活着》,他描述的所有痛苦,死亡,都是为了“活着”。
除了小甜文之外,其实都不可能太去追求一个谁对谁错,保持一个角色之间的互不相欠,因为它不是算术题,它的答案一定是多元的,是复杂的,因为故事有冲突就必然会有问题出现,因为戏剧本身就是要去探索一些不受现实束缚的东西,如果要去审判对错,那以后的角色就全部流水线生产,全得按着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xxx的标准去打造了八哈哈哈哈哈哈哈嗝。
当然,贺予他的行为确实有我的阴间xp在里面,但xp是xp,价值是价值,我喜欢这种xp,可我当然不赞同他的做法,所以他也一定会因此而付出代价,我能做的是把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路写清楚,把他将要走的路写明白,知道他的底线,他的触动点,由着他造,然后会给他一个因他所有行为造成的结果,谢清呈也是一样的。
再来聊聊谢清呈的感情问题。我盆友在转发给我读者意见的同时,也给我看了一位叫“岚风信”的太太在60章写的长评,我不知道这个太太会不会看到今天的作话,但我先在这里感谢她的评论,我觉得她真的完全读懂了谢清呈这个角色的感情,她写的很清楚为什么只有贺予能和谢清呈在一起。她分析的感情完全是我想表达的,有个假设甚至我和朋友聊天时也提到过,大致意思是“只要让谢清呈当时做到了好好与贺予沟通,贺予就是下一个被他保护的陈慢。”,她真的写的很对,写的也很好。谢清呈这种人,你不夺他的权,不撕破他砸碎他,破后再立,他就永远会当你爹,会好好照顾你,但你和他永远没戏。
一味地温柔追他,磨他,都是没有用的,他的前妻,一个曾很爱他的漂亮女人都没有做到,都成为他老婆了还没能真正打开他的心,她的追求不比陈慢少,结果呢?是她彻底失望,欲求不满地出了轨。
陈慢和谢清呈没戏就在于陈慢太温柔太裹足不前了,他完全被谢清呈所掌控和领导,事事都听谢清呈的,那么结果可想而知,谢哥作为一个封建大直男,无论怎么磨他都不可能接受你的,最后的结果就是“谢清呈表示想和你好好谈谈,想和你讲讲道理,帮你分析一下内心,看你是不是误会了对他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