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帝王家么。
太子位置已定。
老三薨天。
老二被贬为郡王,如今整个大明朱家,没有人能威胁到老大的太子地位,而老大的几个儿子当中,也没有人可以动摇朱瞻基的太孙地位。
可为何还是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就因为帝王家?
就因为自己屁股下这把椅子?
从北固城来的章折,说的很明确,是民间传起来的风言风语,朱棣也知道这玩意儿,很可能就是有心之人挑拨的。
但朱棣又觉得,这章折中的风言风语很可能就是事实。
要不然朱瞻基为何要为黄昏说情?
如果这就是事实,那就说明黄昏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站队,只是他没有站太子,所以大家都以为他并没有参与到争储之中。
谁会知道,黄昏竟然选择了太孙?
但是朱棣还是有点不明白,太孙位置如此稳固,为何要在漠北养私军,既然养了私军,那就应该好好的藏掖着,为何要在这个时候亮相出来?
是因为觉得朕已经老了?
他可以无所顾忌了?
想到这,朱棣忽然有点悲怆,让康宁去拿了铜镜过来——嗯,不是铜镜,是正儿八经的镜子,钟山琉璃工坊生产的。
朱棣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越发悲怆。
白发已经略有稠密。
自己终究还是老了。
永乐十六年,永乐大帝朱棣,五十八岁,人活七十古来稀的封建时代,又在沙场征战多年,确实是垂垂老朽了。